兩種修行
佛陀教導我們的修行方法大體上有兩種:
一個是奢摩他修行,另一個是毗婆捨那。
請大家記住佛陀只告訴了我們這兩種修行方法,
而不是八萬四千種修行方法。
而這兩種修行方法
都是針對我們內心的心理煩惱而設定的對治法門。
其中,奢摩他修行是培養定力為唯一目的。
根據清淨道論,
根據業處(所緣)不同奢摩他修行總共有40種。
而毗婆捨那修行是開發智慧為目的,
所以它必須要觀察自己的身心現象(以名色法為所緣),
然後看破身心現象的本質。
這是奢摩他修行和毗婆捨那修行的目的和所緣上的差別。
這部經典開頭直接告訴我們什麼是正觀,
還提到了與毗婆捨那修行直接有關係的身心現象的本質
----「無常、苦、無我」三共性。
這裡還有「色、受、想、行、識」等五蘊的內容。
色是五蘊中的第一個內容,
主要指物質現象或身體的現象,
在這裡主要指身體的現象。
佛陀的發現
人是由五蘊構成的因緣和合體,
佛陀把人分析成五蘊,
然後讓我們觀察它的目的是什麼?
就是讓我們領悟:
到底有沒有一個永恆不變的「我」或「靈魂」的存在?
因為人人執著於 「你、我」或「人、眾生」 等這些觀念,
所以生起很多的煩惱。五蘊是「人」的代名詞,
也就是代表「人」的一切,
佛陀通過他老人家的智慧觀察五蘊的結果,
發現了五蘊都是無常的,是苦,是無我的。
這裡並沒有一個永恆不變的所謂的「我」或「靈魂」的存在。
這是佛陀發現的真理。而現在我們先知道這個結論,
然後按照佛陀教導我們的方式去觀察這些五蘊的現象,
去驗證和領悟這些五蘊都是「無常、苦、無我」的真理,
這就是覺悟,也是我們快速成就解脫的捷徑。
如果不接受這些理論和方法,
僅靠自己的能力去摸索出這些真諦是幾乎不可能的事情,
除非你自己成佛。
可是佛陀很慈悲地留下了這些法寶,
目的是讓後代人也像他老人家一樣覺悟真諦脫離種種煩惱。
所以接受他老人家的教法是快速成就的捷徑。反
過來如果沒有佛陀的慈悲教導,
後代的我們連五蘊這樣的名稱都聽不到,
更何況是覺悟它們的本質呢?
連夢中都看不到真諦的影子的。
因此大家應該珍惜這種殊勝的法緣,
精進努力去觀察五蘊的現象領悟其本質。
因為這是佛陀留給我們的偉大遺產,
是通過一代一代傳下來的法寶,
是來之不易法寶。
五蘊已經包含了我們所有的身心現象,
所以觀察五蘊等於是觀察一切的身心現象。
不要認為五蘊以外還有什麼「第六蘊」的現象。
從「究竟法」的角度來講
五蘊(身心現象)之外並不存在其他「法」的現象,
那些認為
有一個永恆不變的「神」、「我」或「靈魂」存在的主張
只是一種人的觀念而已,
是人創造出來的「痴心妄想」而已。
也就是說這些觀念都是五蘊中的「想蘊」造出來的概念而已,
是屬於五蘊的範疇,
並不是五蘊之外單獨存在的第六蘊現象(法的現象)。
這點後面再詳細地解釋,現在我們繼續談毗婆捨那禪修。
為了幫助有情眾生解脫,
佛陀提出了奢摩他和毗婆捨那兩種修行方法。
這兩種修行方法都是針對我們內心的煩惱而設定的。
奢摩他修行是為了對治散亂的心,
而毗婆捨那修行是為了對治或根除潛在的煩惱而設定的。
奢摩他修行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培養定力為唯一目的。
心有了定力,才能穩定下來不被外緣所動搖。
當心專注於某一個所緣的時候,
不管發生什麼事情都不會被影響,
這時候不會生起任何的煩惱,
只是享受一種寧靜與快樂而已。
所以奢摩他修行是一種「現法樂住」的修行方法。
心如獼猴
幾乎所有的眾生出生以來,
他們的心都是一種散亂的狀態。
由於內心充滿了貪嗔痴等不善心,
心一直都處在散亂的狀態和攀緣的狀態。
散亂是所有不善心的共同特點,
也就是說內心只要是有一絲的不善心,
肯定有一絲的散亂存在。
攀緣是指執取,是貪欲的特相。
所以所有眾生的心是出生以來習慣於攀緣,
不斷地再攀緣,一直到死亡為止。
這是眾生在輪回界中的狀態,
也是造就輪回的根本原因。
如果沒有去除這些貪嗔痴等不善心,
人死了之後,根據它本身所造的業力的影響,
反復地投胎受身,
然後出生的那一剎那開始又開始攀緣,
重復前生的過程。
在漫長輪回當中,我們都是一直這樣輪回過來的。
心從來沒有停止過攀緣,
這就是輪回的真相,是所有有情眾生的煩惱。
直不停地跳動和執取食物。
眾生有生以來,心從來都是這樣子的,
它從來都沒有停止過,
哪怕是百萬分之一秒都沒有停止過,
甚至在夢中它還在執取和攀緣。
佛陀是因為為瞭解決眾生這樣的煩惱,
所以先制定出奢摩他這樣的安住法門,
然後再提出毗婆捨那修行來根除所有煩惱的根的。
這是他老人家的慈悲和親身經驗。
根據清淨道論,
佛陀教導了我們40種奢摩他修行。
其中十遍十種,不淨觀十種,隨念十種,
四無量心和無色界禪八種,
還有食厭想(一想)和四界差別觀這樣總共有40種。
(想瞭解這40種奢摩他修行的具體內容,請查看清淨道論的內容。)
實修中的奢摩他與毗婆捨那修的差別
我們再從四念處的角度去分析奢摩他與毗婆捨那修行。
佛陀教導我們的四念處禪修中,
身念處的大部分內容都是屬於奢摩他修行,
而後面的受、心、法念處三個念處是屬於毗婆捨那修行。
在《大念處經》里
佛陀給我們提示的身念處內容包含十四種奢摩他修行,
即入出息念、身體姿勢、正念正知、觀身不淨、
四界分別觀、墓園九觀等十四種。
其中身體姿勢和正念正知屬於威儀章,
是很重要的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當走路的時候知道自己走路,並專注於腳的移動。
當吃飯的時候知道自己正在吃飯,
並專注於咀嚼的動作或手的移動上保持專注。
穿衣服的時候專注於各個軀體的動作或移動,
這些都是培養專注力的過程。
通過不斷的努力,
心開始安住在這些動作的移動或觸感(身觸)的時候,
其實已經開始具備了一定的定力。
然後以這個定力為基礎,
隨時觀察得到名法的生起和消滅。
所以通過專注於身體的移動
來培養定力(剎那定)的過程
就像奢摩他修行一樣培養定力的過程。
其實通過這些專注,
能分別四大的特性並能安住於四大的特性上的時候
已經具備了剎那定,
以這個剎那定為基礎
能觀察到心法的「無常、苦、無我」,
那就是毗婆捨那修行了。
修觀其實是觀身觸
在此特別需要解釋的是,
在四十種奢摩他修行裡
只有通過安般念(呼吸)和四界差別觀來修觀禪。
首先通過四界差別觀來修習觀禪的方式
跟屬於奢摩他修行的四界差別觀有很大的區別。
通過四界差別觀來修觀
其實是通過「四大的特性」來培養剎那定
然後以這個定力為基礎觀察心法的。
清淨道論告訴我們這種修行方式屬於高智慧的修行方式。
馬哈希系統建議初學者
以觀腹部為基本所緣的原因也在這裡。
腹部起伏本身是屬於「四大」里的風大現象,
所以它是屬於高智慧的修行方式。
不懂這些原理的人才說佛陀從來沒有教導過這樣的業處,
殊不知修內觀是都以「身觸」為基本所緣的。
其實通過觀呼吸來修內觀的方式也是一個道理。
只是因為其所緣是很微弱的對象,
所以是一種「高難度」的修法。
它必須通過呼吸和鼻孔之間的觸感(也是屬於身觸)中
找到四大的存在(其中地大是最明顯),
沒有一定基礎的人很難掌握好其適度的,
所以馬哈希系統建議初學者
從觀腹部起伏的移動(風大)開始修觀。
觀腹部起伏是通過身觸為所緣的一種簡單有效果的觀禪方式。
因為風大是很粗很明顯的身體現象所以相對來講很容易專注,
所以它是入毗婆捨那之門的簡單且有效的快捷方式。
修止禪是為遠離五蓋為目的(心解脫)
不管怎樣,
當我們的心始終能夠平靜地專注於這些身體的現象的本身,
就是一種解脫煩惱的方法。
因為當內心能夠專注於這些現象已經遠離了貪嗔等不善心。
也就是說修止禪的目的就是暫時地遠離無蓋等修行的障礙。
如佛隨念的經文很明確地告訴我們
修習這些已經遠離了所有貪嗔害等不善心。
經云:「如是聖弟子念如來.應所行法故。
離貪欲覺.離嗔恚覺.離害覺。
如是。聖弟子出染著心。何等為染著心?
謂五欲功德。 --雜阿含經550經離經」
如佛隨念,其他奢摩他修行都有這個效果。
這就是奢摩他修行能克服五蓋的道理。
如果始終能保持這種狀態話,我們稱之為心解脫。
(在這裡請注意一下,
正思惟的定義是無貪,無嗔,無害,這三種不含痴。
遠離痴必須是靠毗婆捨那的智慧。
這就是心解脫與慧解脫的差別。
請參考阿含筆記41)
我們學習第一經的時候,已經知道了什麼叫心解脫。
願我此功德 導向諸漏盡
願我此功德 為證涅槃緣
我此功德分 迴向諸有情
願彼等一切 同得功德分
(注:本文根據《阿含講義》第二講補充整理而成。本講義的原始教材內容請看阿含筆記48: 正思惟)文章來自 善戒 阿含經。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