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二)正思惟經
如是我聞 一時。
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
世尊告諸比丘: 於色當正思惟。
色無常如實知。
所以者何?
比丘。於色正思惟。
觀色無常如實知者。
於色慾貪斷。
欲貪斷者。說心解脫。
如是受.想.行.識當正思惟。
觀識無常如實知。
所以者何?
於識正思惟。觀識無常者。
則於識欲貪斷。
欲貪斷者。說心解脫。
如是心解脫者。
若欲自證。則能自證。
我生已盡。梵行已立。
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如是正思惟無常。
苦.空.非我亦復如是。
時。諸比丘聞佛所說。
歡喜奉行。
我們已經知道了什麼是正觀-毗婆捨那修行。
毗婆捨那修行是唯有佛教里才有的修行方法,
它是佛陀在菩提樹下覺悟成道的修行方法。
所以說毗婆捨那,
是佛教跟其他宗教根本上的區別。
通過第一經的學習大家都知道,
只要是一提毗婆捨那,
就離不開無常、苦、無我三共性。
無常、苦、無我是我們身心現象的本質,
而這些本質是必須通過修習正觀
——毗婆捨那才能領悟的。
而第二部經又提到了正思維。
那麼,正思惟與正觀有什麼區別呢?
首先,正思惟與正觀是同義詞,
它兩在經典里是經常通用的詞彙。
如果更詳細地區別,
正觀比正思惟更能專業地表達,
開發智慧的毗婆捨那修行。
正觀是以名色法為所緣,
所以代表著出世間思惟,
而正思惟是包含了世間善思惟(概念思惟)
和出世間思惟,
其中概念思惟又包含著奢摩他思惟
和一般道德戒律上的善思惟。
因此正思惟比正觀更廣義地表述善思惟。
也就是說正思惟
已經包含了正觀毗婆捨那思惟,
而正觀更能代表整個佛教修行的核心點,
是我們修行的終極目標。
如果正觀是佛教修行的根本目的
或成就涅槃的必要手段的話,
正思惟是為了達到這個目標,
從世俗的層面開始逐漸並廣泛地
展開各種善法並為正觀鋪路的過程。
其目的是為了引導禪修者導向涅槃,
讓禪修者修習正觀毗婆捨那修行為目的的。
正思惟是什麼?
什麼是正思惟?
正思惟
是跟八正道的第二支---正志(sammāsaṅkappa)
是同義詞,它與正見都是在八正道里的慧品,
正思惟本身是屬於智慧
(「正志」同樣以翻譯成「正思惟」。
巴利經文是使用了「如理思惟」,
這個巴利詞彙yonisomanasikāro,
它與正志sammāsaṅkappa是同義詞。
它兩都有意圖或作意的含義)。
根據經文的定義,
我們可以知道所謂的正思惟,
是一種離欲思惟和無嗔思惟及無害思惟
(雜阿含經784經),
是與善相應的思惟,
也算是是一種有了智慧才能做到的思惟,
因為正思維本身屬於智慧。
熟讀原始經典的人都知道,
所謂思惟指的就是修行,
而非一般世間所說的邏輯思考的思惟。
佛教經典里所說的思惟跟世俗里所說的
一般意義的思考不一樣,
思考是一種推理或邏輯思惟,
而佛教里的思惟是指
心面對正確所緣的一種專注力。
具體什麼叫修行有關的思惟?
所謂禪修首先是心一定要面對所緣,
心面對什麼樣的對象,
決定是不是在修行。
有的人說「禪定」當中什麼都沒有,
當然他所說的「禪定」並非是禪定,
而且不可能是什麼都沒有,
只是他自己不知道而已。
因為心是沒有對象生不起來,
更不存在沒有所緣的修行。
所以說如果沒有所緣,
或講不起修行的所緣(業處),
那就談不上任何修行。
再者,禪修有很多的所緣,
可是世間的很多所緣不是禪修的所緣,
比如聲音等五個感官的對象不是修行的對象,
因為五個感官的對象是五欲的對象而不是禪修的對象。
所以經云:禪以聲為刺。
如果把聲音做為所緣永遠達不到初禪,
因為聲音不是心能穩固地安住的對象。
什麼是「正思惟」?
首先,讓心直接面對修行所緣(業處),
這是正思惟的第一層含義。
然後心有沒與善相應,
這是正思惟的第二層含義。
不懂修行的普通人是大部分情況
都與貪欲或嗔恚等不善心相應的思維,
如果是心面對所緣生起貪欲或嗔恚,
那就是貪思惟或嗔思惟了,
那是邪思惟而不是正思惟。
所以經典給正思惟的定義
是「離欲思惟」和「無嗔思惟及無害思惟」。
當修行者始終努力做到保持正念的時候,
心不被貪嗔等不善心所污染,
這就是正思惟的真正含義。
正思惟本身就是一種修行,
它包含了兩種修行方法:
奢摩他修行和毗婆捨那修行。
我們稱它為止觀思惟。
除了止觀思惟之外,
還有一種與戒律(道德)有關的思惟
也包含在正思惟里。
比如自我反省或下定決心持戒等
這些都是與道德有關的世間善思惟。
奢摩他與毗婆捨那禪結果上的區別
奢摩他與毗婆捨那修行在禪修所緣及目的,
還有結果及禪修方法上都有明顯的差別。
從結果的角度(也是目的的差別)
奢摩他修行並不是徹底解決煩惱的方法。
奢摩他修行只是專注的時候
暫時遠離所有煩惱而已,
潛在的煩惱沒法有解決
也就是說當進入禪定的時候
是可以暫時遠離所有的煩惱,
可是一旦離開了禪定,
心還是很容易再回到以前散亂的狀態,
當碰到因緣的時候它照樣還是生起煩惱的。
所以奢摩他只是暫時地解決煩惱的方法,
而不是徹底解決煩惱的方法。
如果想徹底根除所有煩惱的根,
必須依靠毗婆捨那智慧才能根除。
因此佛陀提出了第二個方案,
那就是毗婆捨那修行了。
至於什麼是毗婆捨那修行,
解釋第一經《無常經》的時候,
已經詳細地給大家講解了,
我們通過毗婆捨那修行
看破身心現象的本質,
然後才能完全根除所有煩惱的根。
因為心已看破身心現象的本質,
然後對任何的身心現象,
所不迷惑,不執著,不起煩惱。
所以毗婆捨那,
才是徹底能解決所有煩惱
「唯一的方法」,
在這裡奢摩他只是毗婆捨那的基礎
或輔助的方法而已,
並不是修行的最終目的。
因為毗婆捨那必須依靠心的穩定力,
才能開發智慧的,
奢摩他只是毗婆捨那的基礎,
而毗婆捨那才是修行的最終目的。
奢摩他與毗婆捨那
兩種修行的基礎又是持戒,
這就是戒定慧次第。
經典告訴我們,
四念處是唯一的解脫之路。
其實這個「唯一之道」(一乘道)里
已經包含了戒定慧這三個次第,
毗婆捨那修行已經涵蓋了戒定慧三學。
最後,
我們再回顧一下《正思維經》的內容。
經云:「於五蘊當正思惟,
觀五蘊無常如實知者,
於五蘊欲貪斷;
欲貪斷者,說心解脫。
如是心解脫者。
若欲自證。則能自證。
我生已盡。梵行已立。
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佛陀為什麼要求我們正思惟?
它跟正觀一樣,
是為了看破現象的本質,
然後讓我們生起厭離心
(本經里「厭離」這個詞彙被隱藏了),
心得到解脫,進一步成就智慧,
成就涅槃。
這就是阿羅漢解脫道。
通過這部經典,
我們瞭解了兩種修行方法,
即奢摩他修行和毗婆捨那修行。
願我此功德 導向諸漏盡
願我此功德 為證涅槃緣
我此功德分 迴向諸有情
願彼等一切 同得功德分
(注:本文根據《阿含講義》第二講補充整理而成。本講義的原始教材內容請看阿含筆記48: 正思惟)文章來自 善戒 阿含經。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