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雜阿含經第二經《正思惟經》講義

 

今天主要學習與正思惟有關的幾個經典。

首先看一下雜阿含經的第二部經《正思惟經》,

請大家先讀一遍經文,熟悉一下內容。

原文:

雜阿含經(二)正思惟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捨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於色當正思惟。

色無常如實知。所以者何?

比丘。於色正思惟。觀色無常如實知者。

於色慾貪斷。欲貪斷者。說心解脫。

如是受.想.行.識當正思惟。

觀識無常如實知。所以者何?

於識正思惟。觀識無常者。

則於識欲貪斷。欲貪斷者。說心解脫。

如是心解脫者。若欲自證。則能自證。

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

自知不受後有。如是正思惟無常。

苦.空.非我亦復如是。

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釋義:

《正思惟經》這部經的關鍵詞是正思惟。

這部經與第一部經內容是一樣的。

只是關鍵詞不同。一個是「正觀」,

一個是「正思惟」。

通過學習第一部經《無常經》,

我們已經知道了什麼是正觀-毗婆捨那修行。

毗婆捨那修行是唯有佛教里才有的修行方法,

它是佛陀在菩提樹下覺悟成道的修行方法。

所以說毗婆捨那是佛教跟其他宗教根本上的區別。

通過第一經的學習大家都知道只要是一提毗婆捨那,

就離不開無常、苦、無我三共性。

無常、苦、無我是我們身心現象的本質

而這些本質,

必須通過修習正觀——毗婆捨那才能領悟的。

而第二部經又提到了正思維。

那麼,正思惟與正觀有什麼區別呢?

首先,正思惟與正觀是同義詞,

它兩在經典里是經常通用的詞彙。

如果更詳細地區別,

正觀比正思惟更能專業地表達,

開發智慧的毗婆捨那修行。

正觀是以名色法為所緣,

所以代表著出世間思惟,

而正思惟是包含了世間善思惟(概念思惟),

和出世間思惟,

其中概念思惟又包含著奢摩他思惟,

和一般道德戒律上的善思惟。

因此正思惟比正觀更廣義地表述善思惟。

也就是說正思惟已經包含了正觀毗婆捨那思惟,

而正觀更能代表整個佛教修行的核心點,

是我們修行的終極目標。

如果正觀是佛教修行的根本目的,

或成就涅槃的必要手段的話,

正思惟是為了達到這個目標,

從世俗的層面開始逐漸並廣泛地展開各種善法,

並為正觀鋪路的過程。

其目的是為了引導禪修者導向涅槃,

讓禪修者修習正觀毗婆捨那修行為目的的。

 

 

正思惟是什麼?

 

什麼是正思惟?

正思惟是跟八正道的第二支---正志

sammāsaṅkappa)是同義詞,

它與正見都是在八正道里的慧品,

正思惟本身是屬於智慧

(「正志」同樣以翻譯成「正思惟」。

巴利經文是使用了「如理思惟」

這個巴利詞彙yonisomanasikāro

它與正志sammāsaṅkappa是同義詞。

它兩都有意圖或作意的含義)。

根據經文的定義我們可以知道,

所謂的正思惟是一種離欲思惟,

和無嗔思惟及無害思惟(雜阿含經784經),

是與善相應的思惟,

也算是是一種有了智慧才能做到的思惟,

因為正思維本身屬於智慧。

 

    熟讀原始經典的人都知道,

謂思惟指的就是修行,

而非一般世間所說的邏輯思考的思惟。

佛教經典里所說的思惟跟世俗里,

所說的一般意義的思考不一樣,

思考是一種推理或邏輯思惟,

佛教里的思惟是指心面對正確所緣的一種專注力

 

具體什麼叫修行有關的思惟?

所謂禪修首先是心一定要面對所緣,

心面對什麼樣的對象,決定是不是在修行。

有的人說「禪定」當中什麼都沒有,

當然他所說的「禪定」並非是禪定,

而且不可能是什麼都沒有

只是他自己不知道而已。

因為是沒有對象生不起來,

更不存在沒有所緣的修行。

所以說如果沒有所緣,

或講不起修行的所緣(業處),

那就談不上任何修行

再者,禪修有很多的所緣,

可是世間的很多所緣不是禪修的所緣,

比如聲音等五個感官的對象不是修行的對象,

因為五個感官的對象,

是五欲的對象而不是禪修的對象。

所以經云:禪以聲為刺。

如果把聲音做為所緣永遠達不到初禪,

因為聲音不是心能穩固地安住的對象。

什麼是「正思惟」?

首先,讓心直接面對修行所緣(業處),

這是正思惟的第一層含義。

然後心有沒有與善相應,

這是正思惟的第二層含義。

不懂修行的普通人是大部分情況,

都與貪欲或嗔恚等不善心相應的思維,

如果是心面對所緣生起貪欲或嗔恚,

那就是貪思惟或嗔思惟了,

那是邪思惟而不是正思惟。

所以經典給正思惟的定義,

是「離欲思惟」和「無嗔思惟及無害思惟」

修行者始終努力做到保持正念的時候,

心不被貪嗔等不善心所污染,

這就是正思惟的真正含義

 

正思惟本身就是一種修行,

它包含了兩種修行方法:

奢摩他修行和毗婆捨那修行。

我們稱它為止觀思惟。

除了止觀思惟之外,

還有一種與戒律(道德)有關的思惟,

也包含在正思惟里。

比如自我反省或下定決心持戒等,

這些都是與道德有關的世間善思惟。

解釋雜阿含經第一經的時候,

已經給大家介紹了毗婆捨那修行,

今天主要解釋奢摩他修行。

 

 

奢摩他的巴利文含義

 

首先奢摩他(samatha)巴利文有止息,

寂止,專一的意思,

即將心專注於一個對象,

培育專注力而變得寧靜的意思。

我們看一下巴利語匯解對奢摩他的解釋。

 

samatha:止。意為平靜。

為心處於平靜、安寧、專一、無煩惱的狀態,

亦即培育定力的修行方法。

古音譯作奢摩他。

諸經論義注說:「令欲欲等諸敵對法止息為止。」(Ps.A.83)

 

 「奢摩他」的意思是指禪定,

它的意思也包括為「輕安」或「平靜」。

因為,當禪修者的心能夠專注在單一目標時,

會感到輕安、寧靜及平靜。

因此,「奢摩他」也意指在培育:

寧靜之心、輕安之心、清明之心或定禪 

恰密西亞多開示

 

 

兩種修行

 

為了幫助有情眾生解脫,

佛陀提出了奢摩他和毗婆捨那兩種修行方法。

這兩種修行方法都是針對我們內心的煩惱而設定的。

奢摩他修行是為了對治散亂的心,

而毗婆捨那修行,

是為了對治或根除潛在的煩惱而設定的。

奢摩他修行只有一個目的,

那就是培養定力為唯一目的。

心有了定力,才能穩定下來不被外緣所動搖。

當心專注於某一個所緣的時候,

不管發生什麼事情都不會被影響,

這時候不會生起任何的煩惱,

只是享受一種寧靜與快樂而已。

所以奢摩他修行是一種「現法樂住」的修行方法。

 

 

佛陀的定力

 

    根據長阿含經的記載,

有一次,

佛陀經過一個村莊在不遠處一個草屋中入定的時候,

外面突然下了暴雨又打雷,

雨停之後佛陀在草屋外行禪,

正好有一個人過來跟隨佛陀行禪。

佛陀問那個人那邊發生了什麼事情,

有那麼多的人喧鬧?

其實佛陀是明知故問的,

因為可以通過回顧禪定的方式,

知道中間發生的事情。

結果那個人很好奇地反問佛陀,

打雷的那麼響您在草屋裡打坐的時候,

到底睡著了還是醒悟的狀態?

這樣一問一答,

當他知道佛陀當時是醒悟狀態的時候,

不得不佩服佛陀的定力,

說:「希聞得定如佛者也。雷電霹靂。

聲聒天地。而獨寂定覺而不聞。

然後告訴佛陀說剛才下暴雨時,

閃電擊死了四頭牛和兩個在農耕的兄弟的事情。

可見佛陀當時入定的時候,

自始自終都沒有受到外面的影響。

這是一種深層次的禪定才能做到的事情。

    根據禪定的深淺可以分為八種,

我們稱它為四禪八定。

四禪以上的禪定可以開發神通,

神通是一種能控制心變的很柔軟的境界,

可以隨心所欲地變化自在,

比如經云:「彼以定心。清淨無穢。

柔濡調伏。住無動地。一心修習神通智證。

能種種變化。變化一身為無數身。

以無數身還合為一。身能飛行。石壁無礙。

游空如鳥。履水如地。身出煙焰。如大火積。

手捫日月。立至梵天。譬如陶師善調和泥。

隨意所造。在作何器。多所饒益。

長阿含經20經阿摩晝經

 

 

滅盡定

 

還有一種禪定叫「滅盡定」

 nirodhasamāpatti)是有四禪八定基礎的

阿那含或阿羅漢聖者才能入的定,

入這種定的時候一切的想和受是暫時不生起,

但不超過七天,七天之內必須出定。

培養深入的定是奢摩他修行的唯一目的,

與此相反毗婆捨那是不是培養禪定為目的,

而是通過觀察現象看破現象的本質為目的,

所以是開發智慧的修行。

這是奢摩他與毗婆捨那的區別。

 

 

心如獼猴

 

幾乎所有的眾生出生以來,

他們的心都是一種散亂的狀態。

由於內心充滿了貪嗔痴等不善心,

心一直都處在散亂的狀態和攀緣的狀態。

散亂是所有不善心的共同特點,

也就是說內心只要是有一絲的不善心,

肯定有一絲的散亂存在。

攀緣是指執取,是貪欲的特相。

所以所有眾生的心是出生以來習慣於攀緣,

不斷地再攀緣,一直到死亡為止

這是眾生在輪回界中的狀態,

也是造就輪回的根本原因

如果沒有去除這些貪嗔痴等不善心

人死了之後,根據它本身所造的業力的影響,

反復地投胎受身,

然後出生的那一剎那開始又開始攀緣,

重復前生的過程。在漫長輪回當中,

我們都是一直這樣輪回過來的。

心從來沒有停止過攀緣,

這就是輪回的真相,是所有有情眾生的煩惱

 

在經典里,

佛陀是經常用猴子,

來比喻我們這種散亂的心和攀緣的心。

比如猴子在森林里為了尋找食物

(食物比喻貪欲),

它一直不斷地從這棵樹跳到另一棵樹,

從那棵樹跳到另一棵樹,

這樣一直不停地跳動和執取食物。

眾生有生以來,心從來都是這樣子的,

它從來都沒有停止過,

哪怕是百萬分之一秒都沒有停止過,

甚至在夢中它還在執取和攀緣。

佛陀是因為為瞭解決眾生這樣的煩惱,

所以先制定出奢摩他這樣的安住法門,

然後再提出毗婆捨那修行來根除所有煩惱的根的。

這是他老人家的慈悲和親身經驗。

 

根據清淨道論,

佛陀教導了我們40種奢摩他修行。

其中十遍十種,不淨觀十種,隨念十種,

四無量心和無色界禪八種,

還有食厭想(一想)和四界差別觀,

這樣總共有40種。

(想瞭解這40種奢摩他修行的具體內容,

請查看清淨道論的內容。)

下面我們借用阿毗達摩概要精解的內容,

來瞭解一下兩種修行方法。

 

 

阿毗達摩概要精解介紹的兩種修行方法

 

阿毗達摩概要精解第九章:

業處之概要(Kammaṭṭhānasaṅgahavibhāga

 

節一:序文

   從這裡開始,

當解釋培育止與觀的兩種業處。

 

節一之助讀說明

兩種業處:

直譯巴利文kammaṭṭhāna是「作業之地」

或「工作之處」。

這一詞用以代表禪修之法,

是禪修者培育特別成就的工作處。

在佛教里有兩大類禪法:止禪與觀禪。

在這兩者當中,觀禪是佛教特有的禪法;

修此禪法的目的,

即是要親身體驗佛陀所發現及所教的真諦

在非佛教的宗派里也有止禪。

然而,在佛教里教止禪的目的,

是以修止禪所培育的定力作為修觀禪的穩固基礎。

這兩大類業處都有各自的禪修方法及範圍;

在這章里將會解釋這點。

 

止與觀:譯為「止」的samatha(音譯:奢摩他)

是代表心的寧靜。

這一詞的意義差不多

samādhi(定,音譯:三摩地)相同,

儘管它是源自不同的詞根,

即意為「變得寧靜」的sam

在專門用語上,

「止」被定義為八定里的「心一境性」

cittass’ekaggatā),

即經教法的四色禪及四無色禪里的一境性心所。

這些定被稱為止

是因為心一境性平息了心的猶豫或驚栗。

     譯為「觀」的vipassanā

(音譯:毗婆捨那)被解釋為

「從各種不同的方面照見」

vividhākārato dassana)。

「觀」是直接地照見諸究竟法

的無常、苦、無我三相。

這是導向揭開諸究竟法真實本性的

慧心所(paññā)的作用。

 

《阿毗達摩概要》

這一章里對止觀禪的解釋

是整部《清淨道論》的概要;

想要更詳細地瞭解它們的讀者

可參考《清淨道論》。

(清淨道論第三章至十二章詳細地,

解釋了40種奢摩他修行的具體方法)

 

止之概要(samathasaṅgaha

基本分組

節二:業處

其中,於止之概要,

首先在止業處概要里有七組:

一、十遍;二、十不淨;三、十隨念;

四、四無量;五、一想;六、一分別;

七、四無色。

 

節二之助讀說明

在這七組里一共有四十種業處;

節六至節十二將會列出它們。

 

 

調象師是如何馴服野象的?

 

佛陀教導我們奢摩他修行的原理是什麼?

有一個調象師訓服野象,

的比喻很好地解釋了這個問題。

比如一頭野象被抓來之後需要調象師來訓服它。

可是剛開始野象是不聽話的,

因為它已經習慣了森林里的生活,

始終想回到自己的森林,

根本不聽調象師的指使。

對這樣的野象調象師如何調伏呢? 

 

首先用很粗的鐵鍊拴住它的腿,

然後綁在穩固的柱子那裡。

剛開始野象用盡全部的力量掙扎,

企圖擺脫這個鐵鍊,

可是後來它知道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即使用盡了所有的力量也沒辦法擺脫鐵鍊,

最後不得已在柱子下面趴著休息,

而且已經餓了幾天,也沒有力氣反抗。

 

先治其口

 

這時候調象師給它食物,

如果野象接受食物可能得救了。

如果不接受,調象師直接拿去殺掉,

不要這頭象了,

因為它沒有希望

(同樣,不接受佛陀教法的人,

就像不聽話的野象一樣沒有希望的人,

佛陀是對這種人不會說法教誡的,

這等於是被驅逐於聖法之外)。

在這裡特別需要解釋的是,

佛陀在另一部經典中調馬師的比喻里使用了,

「先治其口」這個詞。

「先治其口」或「勒口」的意思,

是限制馬隨便攝取食物。

這跟佛陀教導我們的十五行當中,

的第二「飲食知量」是一個含義。

因為人對飲食的貪欲是非常強烈,

而且為了飲食浪費很多的時間,

所以對禪修者來講飲食是非常重要的節制的對象

因此十五行當中第一步持戒之後,

第二步要做的事情就是「飲食知量」,

然後是「守護根門」。

口是六根之一,

「先治其口」之後再治剩下五根,

這就是「守護根門」或「關閉根門」的道理。

其實在這裡所說的十五行的前三行,

都屬於「正思維」的範疇,

這是佛陀做為無上調御丈夫,

調御我們「眾生」的無上秘決和次第。

 

當野象接受食物之後,

調象師一邊把粗的鐵鍊換成粗繩,

同時用柔軟的方式訓練野象臥起、

去來、屈伸等。

再把野象的前腿後腳捆綁之後,

手拿鐵鈎鈎其兩脅、尾背、耳、

牙、額頭等來馴服野象。

這樣逐漸地把粗繩變細,

最後即使是不用繩子,它都不會反抗或掙扎。

差不多這個時候,

野象的脾氣已經很溫順和聽話了。

這時調象師採取下一個方法,

那就是很多人手裡拿住刀、矛、戟、斧等

武器圍住野象向它擊鼓,吶喊,

甚至用鐵槍來刺它的軀體等方式來刺激它,

以此來一一訓練野象。

最後訓練有數的野象可以當國王騎用的王象或戰象。

 

這個馴服野象的比喻,

說明瞭佛陀教導我們用奢摩他修行的原理。

比喻中柱子代表我們的呼吸等修行所緣,

野象代表著我們散亂的心。

用鐵鍊把野象系住在柱子上,

是代表反復地訓練我們心的過程。

最後,

野象被馴服意味著已穩定了散亂的心,

可以安住當下了。

 

沒有被訓練的心就像野象一樣很難訓服,

因為心有攀緣的習氣,

這是漫長的輪回累積下來的習氣,

所以一直以來喜歡往外攀緣,

根本沒辦法專注於一個所緣上。

可是通過佛陀教導我們的方法不斷地努力,

把心完全專注在所緣上的時候,

那是一種無比寧靜的境界。

這時心已經完全穩定下來了,

不受任何外緣的干擾,

也消除了所有的心理障礙變的極柔軟。

甚至能完全地控制和掌握心的活動時候,

可以開發神通,想變成什麼就能變成什麼,

那就是神通自在的境界了。

這是四禪以上的禪定功夫才能做到的本事,

是通過奢摩他修行可以得到的結果。

 

 

實修中的奢摩他與毗婆捨那修的差別

 

     我們再從四念處的角度,

去分析奢摩他與毗婆捨那修行。

佛陀教導我們的四念處禪修中,

身念處的大部分內容都是屬於奢摩他修行,

而後面的受、心、法念處三個念處,

是屬於毗婆捨那修行。

在《大念處經》里,

佛陀給我們提示的身念處內容,

包含十四種奢摩他修行,

即入出息念、身體姿勢、正念正知、

觀身不淨、四界分別觀、墓園九觀等十四種。

其中身體姿勢和正念正知屬於威儀章,

是很重要的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當走路的時候知道自己走路,

並專注於腳的移動。

當吃飯的時候知道自己正在吃飯,

並專注於咀嚼的動作或手的移動上保持專注。

穿衣服的時候專注於各個軀體的動作或移動,

這些都是培養專注力的過程。

通過不斷的努力,

心開始安住在這些動作的移動,

或觸感(身觸)的時候,

其實已經開始具備了一定的定力。

然後以這個定力為基礎,

隨時觀察得到名法的生起和消滅

所以通過專注於身體的移動來培養定力

(剎那定)的過程就像奢摩他修行一樣

培養定力的過程。

其實通過這些專注,能分別四大的特性,

並能安住於四大的特性上的時候,

已經具備了剎那定,

以這個剎那定為基礎能觀察到心法的

「無常、苦、無我」,那就是毗婆捨那修行了。

 

 

修觀其實是觀身觸

 

在此特別需要解釋的是,

在四十種奢摩他修行裡,

只有通過安般念(呼吸)和四界差別觀來修觀禪。

首先通過四界差別觀來修習觀禪的方式,

跟屬於奢摩他修行的四界差別觀有很大的區別。

通過四界差別觀來修觀其實是通過「四大的特性」,

來培養剎那定然後以這個定力為基礎觀察心法的。

清淨道論告訴我們這種修行方式,

屬於高智慧的修行方式。

馬哈希系統建議初學者以觀腹部,

為基本所緣的原因也在這裡。

腹部起伏本身是屬於「四大」里的風大現象,

所以它是屬於高智慧的修行方式。

不懂這些原理的人才說:

「佛陀從來沒有教導過這樣的業處」,

殊不知修內觀是都以「身觸」為基本所緣的。

其實通過觀呼吸來修內觀的方式也是一個道理。

只是因為其所緣是很微弱的對象,

所以是一種「高難度」的修法。

它必須通過呼吸和鼻孔之間的觸感

(也是屬於身觸)中找到四大的存在

(其中地大是最明顯),

沒有一定基礎的人很難掌握好其適度的,

所以馬哈希系統建議初學者,

從觀腹部起伏的移動(風大)開始修觀。

觀腹部起伏是通過身觸為所緣的一種簡單,

有效果的觀禪方式。

因為風大是很粗很明顯的身體現象,

所以相對來講很容易專注,

所以它是入毗婆捨那之門的簡單且有效的快捷方式。

 

 

修止禪是為遠離五蓋為目的(心解脫) 

 

     不管怎樣,

當我們的心始終能夠平靜地,

專注於這些身體的現象的本身,

就是一種解脫煩惱的方法。

因為當內心能夠專注於這些現象,

已經遠離了貪嗔等不善心。

也就是說修止禪的目的,

就是暫時地遠離無蓋等修行的障礙

如佛隨念的經文,

很明確地告訴我們修習這些已經遠離了,

所有貪嗔害等不善心。

 

「如是聖弟子念如來.應所行法故。

離貪欲覺.離嗔恚覺.離害覺。如是。

聖弟子出染著心。何等為染著心?

謂五欲功德。 --雜阿含經550經離經」

 如佛隨念,其他奢摩他修行都有這個效果。

這就是奢摩他修行能克服五蓋的道理。

如果始終能保持這種狀態話,

我們稱之為心解脫

(在這裡請注意一下,正思惟的定義是無貪,

無嗔,無害,這三種不含痴。

遠離痴必須是靠毗婆捨那的智慧。

這就是心解脫與慧解脫的差別。

請參考阿含筆記41

我們學習第一經的時候,

已經知道了什麼叫心解脫。

 

 

奢摩他與毗婆捨那禪結果上的區別

 

奢摩他與毗婆捨那修行在禪修所緣及目的,

還有結果及禪修方法上都有明顯的差別。

從結果的角度(也是目的的差別)

奢摩他修行並不是徹底解決煩惱的方法。

奢摩他修行只是專注的時候,

暫時遠離所有煩惱而已,

潛在的煩惱沒法有解決。

也就是說當進入禪定的時候,

是可以暫時遠離所有的煩惱,

可是一旦離開了禪定,

心還是很容易再回到以前散亂的狀態,

當碰到因緣的時候它照樣還是生起煩惱的

所以奢摩他只是暫時地解決煩惱的方法,

而不是徹底解決煩惱的方法。

如果想徹底根除所有煩惱的根,

必須依靠毗婆捨那智慧才能根除

因此佛陀提出了第二個方案,

那就是毗婆捨那修行了。

至於什麼是毗婆捨那修行,

解釋第一經《無常經》的時候,

已經詳細地給大家講解了。

我們通過毗婆捨那修行看破身心現象的本質,

然後才能完全根除所有煩惱的根。

因為心已看破身心現象的本質,

然後對任何的身心現象所不迷惑,

不執著,不起煩惱。

所以毗婆捨那才是徹底能解決,

所有煩惱的「唯一的方法」。

在這裡奢摩他只是毗婆捨那的基礎,

或輔助的方法而已,並不是修行的最終目的。

因為毗婆捨那必須依靠心的穩定力,

才能開發智慧的,

奢摩他只是毗婆捨那的基礎,

而毗婆捨那才是修行的最終目的。

奢摩他與毗婆捨那兩種修行的基礎又是持戒

這就是戒定慧次第。

經典告訴我們,

四念處是唯一的解脫之路。

其實這個「唯一之道」(一乘道)里,

已經包含了戒定慧這三個次第,

毗婆捨那修行已經涵蓋了戒定慧三學。

 

最後我們再回顧一下《正思維經》的內容。 

「於五蘊當正思惟,觀五蘊無常如實知者

於五蘊欲貪斷;欲貪斷者,說心解脫。

如是心解脫者。若欲自證。則能自證。

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

自知不受後有。」  

 

佛陀為什麼要求我們正思惟?

它跟正觀一樣,是為了看破現象的本質,

然後讓我們生起厭離心

(本經里「厭離」這個詞彙被隱藏了),

心得到解脫,進一步成就智慧,成就涅槃。

這就是阿羅漢解脫道。

通過這部經典,我們瞭解了兩種修行方法,

即奢摩他修行和毗婆捨那修行。

    注:本文根據《阿含講義》第二講補充整理而成。本講義的原始教材內容請參考——阿含筆記48正思維

 

願我此功德   導向諸漏盡

願我此功德   為證涅槃緣

我此功德分   迴向諸有情

願彼等一切   同得功德分

 

IMG_0373

 

資料來源:微信「阿含筆記」公眾號-經同意轉貼並註明出處。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正念慈心療癒空間 的頭像
    正念慈心療癒空間

    正念慈心自然療癒空間

    正念慈心療癒空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