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雜阿含經第一經《無常經》講義

 

原文:

(一)無常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捨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觀色無常。如是觀者。則為正觀。正觀者。則生厭離。厭離者。喜貪盡。喜貪盡者。說心解脫。

如是觀受.想.行.識無常。如是觀者。則為正觀。正觀者。則生厭離。厭離者。喜貪盡。喜貪盡者。說心解脫。

如是。比丘!心解脫者。若欲自證。則能自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如觀無常。苦.空.非我亦復如是。

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釋義: 

 

佛教的核心離不開實修,雜阿含經第一部經講的就是實修及其理論。什麼是實修?在這裡提出了「正觀 」這個術語。所謂「 正觀 是指 「正觀察」,也就是正確地觀察身心現象的意思。什麼是正確的觀察? 能看破身心現象的本質(無常、苦、無我)是正確觀察的結果。「 正觀 」是一種禪修的方式,我們稱它為「 內觀 」或「 毗婆捨那 。毗婆捨那是巴利文「vipassana」的音譯。

 

通過毗婆捨那禪能看破身心現象的本質,所以它是開發智慧的修行。在這裡所說的智慧是指能看破所有身心現象本質的智慧,即無常、苦、無我。這種智慧在其他宗教里是沒有的。很自然地,成就這種智慧的修行方法----毗婆捨那禪修,也是唯有佛教里才有的修行方法。也就是說,佛教跟其他宗教修行根本上的區別點就在毗婆捨那禪或智慧。

 

參加過十天密集禪修的學員已經知道了什麼叫毗婆捨那,也掌握了一些最基本的禪修方法與技巧。下面為了初學者簡單地解釋一下什麼是毗婆捨那。

 

什麼是毗婆捨那禪?首先,它需要觀察我們自己的身心現象,然後看破身心現象的本質,這就是毗婆捨那修行。所謂「本質」指的是「無常、苦、無我」三共性。

 

兩種修行方法

 

佛陀教導我們的修行方法大體上有兩種: 一個是奢摩他修行,另一個是毗婆捨那。請大家記住佛陀只告訴了我們這兩種修行方法,而不是八萬四千種修行方法。而這兩種修行方法都是針對我們內心的心理煩惱而設定的對治法門。

 

其中,奢摩他修行是培養定力為唯一目的。根據清淨道論,根據業處(所緣)不同奢摩他修行總共有40種。而毗婆捨那修行是開發智慧為目的,所以它必須要觀察自己的身心現象(以名色法為所緣),然後看破身心現象的本質。這是奢摩他修行和毗婆捨那修行的目的和所緣上的差別。

 

這部經典開頭直接告訴我們什麼是正觀,還提到了與毗婆捨那修行直接有關係的身心現象的本質----「無常、苦、無我」三共性。這裡還有「色、受、想、行、識」等五蘊的內容。色是五蘊中的第一個內容,主要指物質現象或身體的現象,在這裡主要指身體的現象。

 

佛陀的發現

 

人是由五蘊構成的因緣和合體,佛陀把人分析成五蘊,然後讓我們觀察它的目的是什麼?就是讓我們領悟: 到底有沒有一個永恆不變的「我」或「靈魂」的存在?因為人人執著於 「你、我」或「人、眾生」 等這些觀念,所以生起很多的煩惱。五蘊是「人」的代名詞,也就是代表「人」的一切,佛陀通過他老人家的智慧觀察五蘊的結果,發現了五蘊都是無常的,是苦,是無我的。這裡並沒有一個永恆不變的所謂的「我」或「靈魂」的存在。這是佛陀發現的真理。而現在我們先知道這個結論,然後按照佛陀教導我們的方式去觀察這些五蘊的現象,去驗證和領悟這些五蘊都是「無常、苦、無我」的真理,這就是覺悟,也是我們快速成就解脫的捷徑。

 

如果不接受這些理論和方法,僅靠自己的能力去摸索出這些真諦是幾乎不可能的事情,除非你自己成佛。可是佛陀很慈悲地留下了這些法寶,目的是讓後代人也像他老人家一樣覺悟真諦脫離種種煩惱。所以接受他老人家的教法是快速成就的捷徑。反過來如果沒有佛陀的慈悲教導,後代的我們連五蘊這樣的名稱都聽不到,更何況是覺悟它們的本質呢?連夢中都看不到真諦的影子的。因此大家應該珍惜這種殊勝的法緣,精進努力去觀察五蘊的現象領悟其本質。因為這是佛陀留給我們的偉大遺產,是通過一代一代傳下來的法寶,是來之不易法寶。

 

五蘊已經包含了我們所有的身心現象,所以觀察五蘊等於是觀察一切的身心現象。不要認為五蘊以外還有什麼「第六蘊」的現象。從「究竟法」的角度來講五蘊(身心現象)之外並不存在其他「法」的現象,那些認為有一個永恆不變的「神」、「我」或「靈魂」存在的主張只是一種人的觀念而已,是人創造出來的「痴心妄想」而已。也就是說這些觀念都是五蘊中的「想蘊」造出來的概念而已,是屬於五蘊的範疇,並不是五蘊之外單獨存在的第六蘊現象(法的現象)。這點後面再詳細地解釋,現在我們繼續談毗婆捨那禪修。

 

什麼是毗婆捨那?

 

毗婆捨那,巴利文叫vipassanā,它是由兩個詞彙構成,即前綴vi和動詞passativi是分別的意思,即分別種種特性的意思,所謂的特性指的是「無常、苦、無我」三共性。passati是見或洞察或審察的意思,即以用特別的方式洞察現象的本質的意思。所以看破身心現象本質的修行就是毗婆捨那禪。只要是毗婆捨那就離不開這些無常等三個特性(共同的特性)。

 

無常、苦、無我是所有「名色」法(身心現象)的共同的特性。每一個「名色」法都有「個別的特性」(sabhāva lakkhaa)和「共同的特性」(sāmañña lakkhaa)。請記住 「法」的特性是修習毗婆捨那的關鍵所在。因為毗婆捨那修行完全依靠這些特性來分別這些「名色法」的存在,而且能分別名色法本身就是智慧。比如觀察色法、能觀察到色法的無常性那就是毗婆捨那的智慧。所以經文告訴我們 「當觀色無常,如是觀者,則為正觀。」 能觀察到色法的無常性就是正觀,這就是毗婆捨那禪修。

 

雜阿含的第一部經直接告訴我們,什麼是毗婆捨那修行,這是雜阿含經的特別之處。巴利經典沒有這種安排,巴利經典把五蘊相應排到第22相應里,而且第22相應的第一部經典也不是《無常經》。相反,雜阿含經的第一部經是《無常經》,通過《無常經》,我們直接能學習和瞭解正觀毗婆捨那修行,這點是很重要的。第一部經直接點出了佛教最核心的內容毗婆捨那實修。如果離開了實修,談不上真正的佛教,通過文字上的理解只是表面的理解而已。

 

雜阿含經有這樣的安排對學習禪修者來講非常合理的。因為我們學習經典的最終的目的就是解脫,而解脫必須依靠毗婆捨那禪修才能成就,毗婆捨那是覺悟真諦的必要工具。況且所謂真正的學佛是通過實踐親身體驗智慧,而不是只是停留在文字上的理解。

 

「正觀者,則生厭離;厭離者,喜貪盡;喜貪盡者,說心解脫」。

 

 人為什麼會煩惱?

 

通過正觀毗婆捨那禪修成就解脫,中間有很多的過程和次第(總共有十六觀智的次第)。這段經文告訴我們生厭離和喜貪盡兩個過程,而生厭離和喜貪盡只是一部分內容而已,前邊所說的無常也是一個次第。因為它們是解脫道上最關鍵的部分,所以本文特別列出了兩個次第。為什麼佛陀要求我們正觀?正觀的結果是什麼?解脫是正觀最終的結果,而生起厭離心是解脫道最轉變性的變化。厭離什麼?厭離身心現象而不是喜歡身心現象。不再執著於這些身心現象了,那就是厭離心。人為什麼會生起很多的苦惱?因為心執著於這些五蘊的現象,喜愛五蘊的現象所以人會煩惱。

 

比如人面對事物總是生起喜歡或討厭的心理,對於喜歡的對象很執著和迷戀,不喜歡的對象有著強烈的排斥傾向。這就是煩惱,都是喜愛五蘊執著於身心現象所造成的。喜歡發火的人,對別人有一種成見或偏見所以很容易說三道四。或者他認為「某某人傷害了我」或「某某人損害了我的什麼、什麼」等等。他堅信自己這種「想法」並很執著於這些想法,結果見事就生氣。相反,有些人愛「幻想」,整天沈浸在「幻想」里, 可是當這些幻想被破滅的時候,他會掉入無限的痛苦和絕望當中。

 

人就是這樣,內心經常生起很多的愛憎之心,然後執著這些,煩惱由此而生。可是當一個人通過禪修看破這些現象的時候,他會不會喜歡這些現象呢?不會的。因為他已經看透對象,已看透對方的災患,已經很瞭解這些現象,所以不會再被這些現象所欺騙或迷惑,也不會對這些現象生起愛憎之心。這樣自然遠離這些煩惱的根本,那就是厭離心。這種厭離心不是厭惡或討厭的那種嗔心,更不是悲觀主義,它是一種看破現象本質及看到危險性的智慧,所以叫做厭離智慧。

 

真正解脫的開始

 

有了厭離心之後才能生起想解脫的心,因為不喜歡這些現象,所以決定要遠離這些災難。這個時候開始才算是真正走向解脫起點,因此它是解脫道上最轉變性的變化。如果還沒有看透災難,還沒有生起這種厭離心,這已說明他還是喜歡世俗的,還是在追求世俗的東西,那就談不上任何的解脫。

 

厭離智

 

無常、厭離,這些都是禪修的智慧。「厭離智」本身是內觀十六觀智中的第八個智慧,無常觀屬於生滅智,它是十六觀智的第四個智慧。這部經典直接提出無常和厭離,簡略了其他過程。這是一種概括性的說法,只提關鍵性的內容來替代或涵蓋其他的內容。所以這部經典起點很高,如果你沒有學習相關的理論,或不懂內觀禪修,光看這些內容是很難理解的。因為中間突然冒出了無常和厭離等非常深奧的內容。,連什麼叫無常都不知道的人,如何理解厭離心呢?整篇經文的含義更不用講了。對他們來說這部經典等於是「天書」,簡直讀不下去。這就是學習經典的難處。光靠頭腦來理解是遠遠不夠的,離開了實修一切都是紙上談兵。那就很容易變成學術性的討論而已,而討論永遠都沒辦法幫人解脫。因此學習經典一定要與實修相結合,用自己的實踐去體驗身心現象的變化,這才是真理。

 

什麼叫色法?

 

       比如在經文里提到了「色」,如果還沒有學習過有關色法理論,很難理解什麼是色。即使是學過,但還沒有開始內觀禪修的人不明白如何觀察它,更何況是體驗呢。我想在座的各位還沒有學習內觀禪修之前曾經都有過這種疑惑。

 

在此簡單地給大家解釋什麼是色法,及如何觀察色法。根據經典色法是由四大及四大所造色來構成的。所謂的四大指的是地水火風四大。四大所造色是指眼耳鼻舌身及它們的對象等等,根據阿毗達摩論從四大延生的色法有24種,包括四大總共有28種色法。不過在這裡簡單只記住四大就可以了,因為四大可以代替所有的色法。依止四大完全可以修習毗婆捨那禪修。所有的色法由四大來構成,而四大本身是「法」的現象,所以都有自己「個別的特性」「共同的特性」。首先禪修者是通過它「個別的特性」 來確認四大的存在(現象),然後從中體悟它們的共同的特性--「無常、苦、無我」三共性。這就是觀察色法或身體現象的過程。

 

四大的特性

 

那麼如何體驗四大的存在呢?這是如何體驗四大的特性的問題。什麼是地水火風的特性?比如地大的特性是堅硬和柔軟或輕重。水大的特性是濕潤或液體的流動性或凝聚力。火大的特性是冷熱。風大的特性是推動或移動,還有震動和支撐也是風大的特性。禪修者閉上眼睛坐在那裡做什麼呢?就是體驗這些四大的特性。首先通過身觸來感知身體的現象,慢慢專注這些身體的現象,當你能體驗到以上講的四大特性的時候已經是進入意門心路的過程,也就是開始進入六根門中的「意知法」的領域了。首先在這裡心認知四大的特性本身就是智慧,能領悟到它的「無常、苦、無我」特性那是更高層次的智慧。所以觀察和體驗四大的特性就是觀察色法的過程。

 

我們繼續往下看經文。

「厭離者,喜貪盡;喜貪盡者,說心解脫」

 

通過這些觀察,生起厭離心之後是怎樣的? 「喜貪盡」!什麼是喜貪? 喜愛和貪著就是喜貪。喜愛什麼?喜愛五蘊身的存在,那就是貪著五蘊身。欲、貪、愛、念,我們稱它為四愛念,這些都是屬於貪欲。貪欲的特點是執著。所以觀察執著的心等於觀察所有貪欲心。如果一個人覺悟了,於欲覺悟的人不再執著於這些五蘊的現象,那就是貪欲斷。斷貪欲之後心可以解脫。心解脫者意味著心完全得到自由和解放,那就是沒有束縛和苦惱。為什麼?執著的心被斷故。經雲:「 眾生種種苦生,彼一切皆以欲為根本。」 慾望是所有煩惱的根源,如果沒有慾望,自然沒有任何的煩惱。這就是佛陀教導我們正觀的目的--斷貪欲然後心得到解脫。

 

   接著往下看。

   「如是,觀受………………識無常,如是觀者,則為正觀。 心解脫者,若欲自證,則能自證。」

跟色法一樣,剩下的其他四蘊,即受、想、行、識四蘊跟色法一樣能觀察到它們的「無常、苦、無我」就是正觀。至於什麼叫受、想、行、識?以後學習相關經典的時候再具體解釋。 

 

心解脫與慧解脫

 

接著後一句: 「心解脫者,若欲自證,則能自證。」心解脫的人只要他想自證,那麼他馬上可以自證。自證什麼? 自證涅槃。心解脫還不是終點,還有慧解脫(智慧的成就)。所謂的心解脫指的是沒有貪嗔等五個障礙的狀態,一般傳統的解釋是禪定的成就就是心解脫。這個時候心完全得到清淨,所以沒有貪嗔等不善心的污染。禪定心它本身是善心,所以也屬於智慧,可是還沒有徹底打破無明。打破了無明那就是慧解脫。到了阿羅漢果才能打破這個無明,我們稱它為慧解脫阿羅漢。

 

佛陀在菩提樹下自知知覺成就三藐三菩提,就是徹底的覺悟,成就了無上真正之道。後來佛陀很慈悲地教導了跟隨他的弟子們這個覺悟的方法,結果他的弟子們跟佛陀一樣同樣成就瞭解脫。通過佛陀的教導而成就的聲聞弟子,我們稱他們為阿羅漢。佛陀是無師自通而成就的而阿羅漢是接受佛陀的教法之後才能成就的。這是佛陀和阿羅漢之間的差別。

 

解脫的結果

 

  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什麼是阿羅漢解脫? 這段經文告訴我們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這是成就阿羅漢解脫之後才會可能的事實。

 

佛陀成就無上真正之道的那一生,是在漫長輪回當中的最後一生。因為他的輪回徹底結束了,不會再繼續輪回,不會再繼續投胎受生了。這就是「我生已盡」的意思。

 

同樣,如果大家在這一生努力精進於毗婆捨那禪修,當心得到解脫,又成就智慧的時候,就能徵得涅槃。那麼你這一生也是「最後一生」。是在漫長的輪回中的最後一站,徹底地結束輪回之旅。所以叫「生已盡」。

 

「梵行已立」,這個立字跟論語中「三十而立」或成家立業的立字一樣,已經很成功地建立自己事業的意思。什麼叫梵行? 聖人之行叫梵行。所謂「梵行已立」是指已經成功地建立了聖賢之道,從此已經列入了聖者行列,站立在聖者的位置,是這個意思。

 

「所作已作」,該做的事情已經全部做完了。什麼是該做的事情?解脫是我們唯一該做的事情。趁這一世,有因緣接觸到毗婆捨那正法的時候,應該勇猛精進成就解脫才是。要不然生生世世難免老病死的苦惱,枉受輪回之苦。所以不要忘記做該做的事情,除了修行毗婆捨那禪修以外,成就解脫之外,人生還有更重要的事情嗎?人生擁有再多可是被老病死死死地盯住,到時候全部要失去,這樣的人生有何意義?有了快樂那也只是短暫的快樂而已談不上永恆。

 

「自知不受後有」,首先有沒有解脫是自己知道的,而不是別人知道的,所以叫「自知」。自己知道什麼? 自己知道沒有下一生,知道這一生是漫長的輪回當中的最後一生,知道此身不會再投胎受身,此身死了之後未來不會再擁有這樣的五蘊身。這就是「自知不受後有」,是完全徹底地解脫了的意思。

 

佛陀是至始至終教導他的弟子們解脫之道。佛陀說「比丘們!我只教導了苦和苦的解脫。」 生是苦,老病死更是苦。人生充滿了苦惱和苦難,佛陀是決不提倡任何的「受生」或「存在」,哪怕是彈指間他都不贊成擁有這個五蘊身。所以人生,成就解脫才是最重要,最要緊的事情,這才是佛陀真正的教導。

 

    「如是觀無常。苦、空、非我亦復如是。」

首先在這裡把身心現象的「無常、苦、無我」三個本質全部講出來了。巴利經典是把這些內容一一單獨分開來列出的,比如觀色無常是一個經典,觀色是苦又是一個經典等等。再加上每個五蘊現象都有無常、苦、無我的真相,所以這部經典包含了5×315個經典在裡面。阿含經也一樣。如果把「空」也包含在一起講,總共有20個經典在這一部經里。所以學習這一部經等於學習15 -20部經典。

 

阿含經——大乘佛教的根

 

阿含經里多加了一個「空」字。巴利經典是沒有這個「空」字,只有「無常、苦、無我」三共性。阿含經為什麼多出了一個「空」字呢?這可能是因為阿含經曾經是後來大乘佛教發展「空觀」的開始有關。因為阿含經是公元400年左右在中國翻譯的,那個時候大乘佛教已經傳入中國。特別是中觀思想的空理論的根源就是阿含經。包括後代其他大乘思想的根也都在阿含經里。

 

比如《金剛經》的主題也是「空」,而那個「空」其實也是來源於阿含經。因為《金剛經》的主人公就是解空第一須菩提尊者,而須菩提尊者如何悟「空」的過程阿含經里有詳細的記載。所以如果理解了須菩提尊者是所悟的「空」是什麼那就可以理解《金剛經》里所講的「空」到底是是什麼。除了空以外《金剛經》的很多典故都在阿含經里。比如船筏喻,降伏其心,不可說等等,以後會有這方面的專題討論的。除了這些還有禪宗很多的典故的來源其實都在阿含經里。所以阿含經是大乘佛教的根,如果沒有學習阿含經大乘佛教是很難找到立足點的。這是我本人的觀點,在此我想特別提醒大家,如果有人沒有讀過《阿含經》而說是完全理解了「金剛法義」,我是絕對不會相信的。因為《金剛經》的根就在阿含經里。

 

空是什麼?

 

空是什麼?空在阿含經里是如何解釋呢?下面解釋一下這個「空」字。

在阿含經里解釋空的內容很多,如果把阿含經里所記載的所有「空」有關的經文互相對比就會發現「空」其實都是用因緣法或緣起法來解釋的。也就是「空」本身就是變相的因緣法或緣起法而已。為什麼這樣解釋呢?因為「空」是「實有」的相對詞。也就是說「空」是針對外道所主張的永恆不變的「神我」或「靈魂」等觀念而產生的。

 

更準確地說「空」是為了否定外道所主張的「實有」之「靈魂」而提出來的專門術語,因為沒有「實有」所以是「空」。很可能再沒有找到比「空」字更好的術語能代表否認這個「實有」所以選擇這個「空」字不知道。其實「空」跟「無我」是相通的。經云:「無我者即是空也」。所以「空」又是「無我」的同義詞。而「無我」沒有比「空」字更準確地表達那個意思,因此很可能在這裡多出一個「空」字來表達或加強那個意思也會可能的事情。

 

「空」和「無我」

 

我們再從緣起法的角度去分析這個「空」和「無我」

首先「實有」指的是主張有一個永恆不變的「我」或「神」存在的觀念,那就是邪見了。而「空」是否認這個「實有」,那就是「無我」了。如果不是「實有」那會是什麼呢?  因為「實有」是一種觀念或主張(邪見),而這個觀念是想蘊的產物。人的觀念並不是從來就有的,是碰到因緣而生起的產物,所以不是永恆不變的現象,當碰到另一種境界的時候人的觀念是會變的。所以觀念只是五蘊里的想蘊的現象而已,而想蘊本身是生滅的現象,是因緣而生因緣而滅的現象。

 

因此,不要認為外道所主張的「神我」或「靈魂」是五蘊以外單獨存在的什麼第六蘊的現象而說的。任何的觀念和主張都是因緣而生起因緣而消失的現象,即想蘊本身是無常變化的現象,那麼所造出來的觀念如何是永恆不變的呢?所以任何觀念本身就離不開緣起法則。因此給孤獨長者關於見(觀念)反駁外道異學說:「我之所見真實.有為.思量.緣起。若復真實.有為.思量.緣起者。彼則無常。無常者是苦。如是知已。於一切見都無所得。雜阿含經968給孤獨經

 

巴利經文中的緣起法

 

所以用緣起法來解釋「空」,是很正確的。什麼叫緣起法?「此有故彼有,此滅故彼滅」。因為有了這些現象所以隨緣而生起那種現象,這就是「此有故彼有」緣起的道理。「此滅故彼滅」這個因消滅了,那個也自然會消失。這就是「此滅故彼滅」。

 

如果懂巴利文,按照巴利文來理解這段緣起法的原文會知道,兩者是同時進行的現在式,而不是前後次第的關係。也就是說當這個生起的時候,那個也同時生起;當這個消失的時候,那個也同時消失,這是巴利文緣起法的原本意思。比如當面對所緣「心」生起的時候,相應的一些「心所」(心理活動)也跟「心」一起生起;當「心」消滅的時候「心所」也一起消失。學過阿毗達摩論瞭解「心」的特相的人都知道「心」和「心所」是同一個所緣為對象,一起生起和一起消滅的關係,其中心只是主導作用罷了。

 

緣起性空

 

這就是有因有緣而生起(具備了條件它們就會生起),有因有緣而消滅(當條件不具足的時候它們就會消失),這些生滅都是無常的現象,不是永恆不變的。這就是「空」最根本的含義。從這個觀點出發,其實北傳主張的「緣起性空」或「本性為空」是有道理的,因為「緣起」和「空」是相通的。可是在這裡需要特別強調的是,這裡所說的「空和緣起」都是指「究竟法」的特性,而不是概念法本身。

 

可是到了後代把這些完全不同範疇的內容(概念法和法的特性)混為一談,給讀者帶來了更多的困惑。緣起法本身是針對「究竟法」而講的深奧難懂的真理,結果概念法混雜在一起更難懂了。因為如果從「法」的角度來看概念法是不存在的,而執著於概念法的時候究竟法是永遠看不到的。

 

佛法的變質

 

到了後代失去了佛陀原始傳承卻把概念法和法的特性混為一談,結果可想而知。那就是佛法的變質,把現象和本質的問題混為一起談,結果俗諦和真諦之間的關係搞混淆了。很嚴格地從戒律的角度講,說法者是不能把世俗諦和真諦把這兩個混為一起談,必須分開來講,要不然等於是犯惡作。說法者應該是講俗諦的時候只說俗諦而不應該提真諦,當開示真諦的時候只說真諦而不說俗諦。

 

因為如果把兩個混雜在一起談,那麼聽法的人就弄糊塗了。他分不清現在講的到底是概念法還是究竟法,而兩者是完全不同的領域。這樣很容易造成「概念就是本質,本質就是概念」的什麼都「不分別」的莫名其妙的錯誤觀念就會出現。說實在的這樣錯誤的觀點難免會導致連「飯和糞」都分不清的愚蠢行為,而自認為是已經達到了「沒有分別心」的智慧境界,卻不知大錯而特錯已經離開了佛法而不知。

 

覺悟的次第

 

在雜阿含經里把「空」和「無常、苦、無我」放在一起是有它自己的道理的。因為空指的是無我,他們的屬性都屬於「究竟法」的特性(緣起故空)這是一個。其次,「空」及「無我」及緣起法三者相通。緣起法就是「法和法之間的因緣關係」,而「空」代表著「緣起法」所以在這裡多加一個「空」字來暗示「無常、苦、無我」就是領悟法和法之間的因緣關係之後才能領悟的次第。也就是說先領悟「究竟法」的個別特性之後,再見到「究竟法」的共同特性-- 「無常、苦、無我」的,而這個「無常、苦、無我」就是「緣起」或「空」進一步的延伸,這就是前後次第。這就是為什麼把「空」加到這裡的原因。

 

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的理解罷了。我只是借此學習雜阿含經第一經的機會順便給大家解釋這個道理而已,而不是脫離巴利經典企圖給阿含經做一個「正當化」的解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根據大家的需要各取所需別無他求。比起這些「爭論」更重要的是如何在實修當中多體會和體驗「法」的特性,這才是最重要的事情,也是我們實修毗婆捨那禪的最終目的。

(注:本文根據《阿含講義》第一講補充整理而成。本講義的原始教材內容請看阿含筆記47: 正觀--毗婆捨那禪修

 

 

願我此功德   導向諸漏盡

願我此功德   為證涅槃緣

我此功德分   迴向諸有情

願彼等一切   同得功德分

 

03.PNG

 

資料來源:微信「阿含筆記」公眾號-經同意轉貼註明出處。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正念慈心療癒空間 的頭像
    正念慈心療癒空間

    正念慈心自然療癒空間

    正念慈心療癒空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