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氣
傾向,生命相續 習氣(Vāsanā)若屬壞的事情是煩惱障(kilesas) 的力量,
但習氣若被視為好事則稱為正欲(sammāchanda)。
這種習氣是所有人類心識相續【薰習】 (the mind- continuum)的天性。
因此,在你的過去業 行中,如果你隨同養成了貪【的習性】,
你的習氣現在 實際上是貪婪的。
如果你不在今世革除這個壞傾向, 貪行或習氣也會在來生持續支配著你。
瞋、癡和尋性 格也會同樣繼續主導。如果你現在具有慧行(paññācarita),
而且如果你一有機會就盡量多培養智慧,這 種傾向會固著於你,
並且由於這傾向的結果,在即將到 來的生存界,你會再生為有智慧【品質】的人。
事實上,那些渴求成佛的人成就佛,具慧為主要因 素,
而那些渴求成為上首弟子的人,則獲得「最佳無上 者」(etadagga)的地位,
如在智慧界的舍利弗尊者。 這習氣是經由相續的每一生【積累】而致,
因此,在這 一生中,我們應努力棄絕惡行(duccaritas),
並發展 善良高尚的行為,是非常重要的事。
那些具貪性格的人應該禪修觀照每一個令人厭惡和噁心的目標,以作為對策。
其次,則是將強烈欲望的 傾向逐漸地淡化,直到完全消失。
至於瞋性格的人, 他們應該不斷地實踐慈心修習(mettā-bhāvanā),
慈心 (mettā)是冷卻元素,可熄滅瞋恨的火焰。
癡性格的 人應該親近智者,詢問疑惑以減少無知。
而且他們應規 律地實踐安那般那(Ānāpāna)禪修。
如果他們發展出 多多提問的習慣,他們的知識會提升,
而且無知的傾向 會消失。那些已經擁有信和慧良好特性的人,
應努力不 斷地發展這些美德,以使他們感到愉悅和滿意這些美德。
現在我要結束對性行的討論。願所有的人透過我的 介紹都獲得良好的性行。
願我的同修們能革除壞的習性,並從今生和來世滋長出好的特性。
願無價的慧行 (paññā-carita)永遠地住在我的心識相續流中。
而且願此信行(saddhā-carita)使我只奉忠致力於正直之事 (the righteous)。
願我此功德 導向諸漏盡
願我此功德 為證涅槃緣
我此功德分 迴向諸有情
願彼等一切 同得功德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