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佛陀與佛法》第二十五章生命的輪回

清心見聞 2022-10-10 09:48 發表於廣西

 

 

《佛陀與佛法》生命的輪回

 

那難陀 長老

學愚 法師 

 

生命的輪回

沒有上帝、梵天,亦無此生命輪回實休,唯依緣起而輪轉。

——《清淨道論》

 

WechatIMG20

 

在緣起法門中,佛陀全面解釋了生命輪回的整個過程。

巴利語 Paticca 意為原因,或依據;

Samuppada 意為生起或起源。

雖然它直譯的意思是之所以生起是因為,

或依緣而生起或起源於緣,

但是,它適應於包含十二因果緣起的全部內容,

在佛法上稱之為緣起(paccaya, paccayuppanna)。

 

我們應該如此來認識十二緣起:

因有 A 故有 B,因有 B 故有 C

無有 A 故無 B,無有 B 故無 C

換句話說: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

(Imasmim sati,idam hoti;imasmim asatiidam na hoti)

 

十二緣起主要講述了生死過程,

而不是世界演變的哲學理論。

它涉及到輪回和痛苦的原因,旨在幫助人們解除生命煩惱。

它沒有試圖解釋生命絕對起始之謎

 

它僅僅解釋了「每一事態依前一事態為緣的簡單發展過程」。

(1)

 

不明苦,苦之因,苦之滅,及滅苦方法的四諦,

是轉動生命之輪的主要動力

 

無知也就是不明事物的本質,或不明自己的本來面目。

它覆蓋了正確的知見。

「無明是一根深蒂固的愚昧,

由此,我們在這個世界輪回不已。」佛陀說。(2)

 

當無明被破除,智慧生起,

同佛陀和眾阿羅漢一樣,一切緣起之法被徹底打碎。

 

在《如是語》(3)中,

佛陀說:「斷滅愚痴,破除黑暗之人不再輪回。

對於他們,緣起之門不復存在。」

 

不明白過去、不明白未來、不明白過去未來、

乃至緣起之法被稱為無明。

 

依無明為緣,生起有條件之行為——(samkhara)

 

是一詞多義的佛教術語,必須由上下文而來理解。

在這裡,它是指惡行(akusala)善行(kusa1a)

決定行(anenja--cetana)。這些構造了產生輪回的業力

 

第一惡行包括了十二種不善意識中的所有意念;

第二善行包括了八種善(sobhana)意識,

以及五種色界禪意識中的所有意念;

第三決定行包括了四種無色禪善意識中的所有念。

 

(Samkhara)為五蘊之一,

囊括了 51 種心所,其中包括受和想

 

在英語中,

沒有一個恰當的詞語能恰如其份地,

表明巴利語 Samkhara——行的真正含義。

 

四種聖意識(1okuttara--magacitta)不被稱為行。

這是因為它們旨在消除無明。

 

智慧(panna)在這種聖意識中佔主導地位,

而在世俗意識中佔主導位置的卻是行(cetala——意志)

所有善惡身口意都被包括在行蘊之中。

一切行為,無論善惡,直接或間接地受到無明染污,

都會延長眾生在娑婆世界中的輪回。

但是,要去除生命之苦,就必須具備沒有貪的行為。

 

因此,佛陀把佛法比作穿越生死大海的木筏。

佛陀和眾阿羅漢的一切活動皆不被看成為行,

因為他們已經破除了無明。

 

無明主導著惡行,而潛伏於善業之中。

因此,善惡之行都被統稱為由無明而生起

 

以過去的條件行為行為因,

再接或再生意識(Patisandhivin--nana)在後一世生起。

再生意識聯接了過去和現在。

它是人們在受胎時所經歷的最初意識。

 

在《阿毗達磨》中,意識僅僅指 19 種再生意識

但是,它也暗指在生命過程中,

所經受的 32 種果意識(vipakacitta)

 

母胎中的胎兒是由此再生意識和父母精卵細胞的結合而成。

這一意識之中貯藏了此生命之流過去的一切感受、

性格和潛伏力

 

此再生意識被認為是純潔無瑕的(4)

因為它既沒有貪嗔痴等不善(5),又沒有善(6)

 

在再生意識生起的同時,名色(namarupa)

即有些學者所說的肉體機器形成了。

 

第二三種因素(samkhara vinnana)

與一個人的過去和現在生命有關。

第三四兩種因素(vinnana namarupa)只不過是暫時的。

 

名色應該被理解為名、色或名色。

在無色界(arupa)中,唯有意識的生起;

在無識界(asanna)中,唯有物質的生起;

在欲界(kama)和色界(rupa)中,有名有色。

 

在這裡,

名是指三種蘊體,即受(vedana),想(sanna),行(samkhara)

它們同再生意識同時生起。

(rupa)是指色身(kaya),性別(bhava),意位(vatthu)

它們在過去業力的驅使下,與再生意識同時生起。

 

色身由四大,即 1.地(pathavi)2.水(apo)

3.火(tejo)4.風(vayo)

四衍生物(upadarupa),即,5.顏色(vanna)

6.氣味(gandha)7.香味(rasa)8.營養要素(oja)

9.生命力(jivitindriya)10.色身(kaya)組成。

 

性別和意位也分別由以上一至九,

再加上各自的性別和意位組成。

 

從這裡,我們可以證明,

人的性別是在受胎之時,由業力決定的

 

在這裡,色身意指身體的敏感部位(pasada)

 

性別不是在受胎時就得以發展的,但具有潛在能力。

無論是心,或是大腦,

還是所謂的意位都不是在受胎時形成,

只不過它們具有了潛在能力。

 

因此,應該加以評說的是,不同於其它色根,

佛陀沒有給意識確立一個確定的位置。

心臟學理論(認為心臟就是意位)曾一度流行於佛陀時代,

並明顯地得到《奧義書》的認同。

佛陀本可以接受這種理論,但是他沒有這樣做。

 

在《發趣論 》中,

佛陀用間接的術語指出意識的位置

--yam-rupam-nissaya--依據色法。

他並有直接了當地主張色法即是心臟(hadaya)或大腦

但是根據覺音尊者和阿努律陀尊者等註疏家,

意位肯定就是心臟

我們應該明白,佛陀既沒有接受,也沒有反對普遍的心臟學說。

 

在胚胎時期,六根(sa1ayatana),

逐漸從這些具有無限潛在力的心理和物理現象中演變。

這些極微塵粒因而進化成為複雜的六根之器。

 

人體機器在形成之初是十分簡單的,但壞滅之時卻十分複雜。

從另外一個方面來講,一般機器在製造時十分的複雜,

但使用之時卻十分簡單。

一根手指的力量足以驅動龐大的機器。

 

六種器官的人體機器幾乎是機械地運行著,

沒有任何靈魂或操縱者作為其動力。

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各自都有相應的色塵和作用。

色、聲、香、味 、觸、法六塵與各自的根器相接,

從而產生六識。六根,六塵,以及所形成的六識的結合,

就是相應的觸(phassa),它是純主觀的,非個人的。

 

佛陀說:

「因為眼和色而生起眼識;就是此三種的聚合。

因為耳和聲而生起耳識;因為鼻和香而生起鼻識;

因為舌和味而生起舌識;因為身和觸而生起身識;

因為意和意根而生起意識。觸就是此三種的聚合。」

 

但是,我們不應認為,

僅僅相聚就是觸(na sangatimatto eva phaso)(7)

以觸為緣,受(vedana)得以生起。

 

嚴格講來,當物質與根器相接時,感受體驗了這種外境,

正是由感受體驗今生或前生所作善惡業的果報。

除了這一感受之外,

沒有體受此行為之果的靈魂或其它主宰的存在。

 

受或感受是一便行心所法。

感受主要有三種,即樂受(somanassa),苦受(domanassa)

無記(adukkhamasukha)

加上身體上的苦(dukkha)和樂(sukha),共有五種。

無記性也被稱為捨(upekkha),即無分別,或中性之意。

 

據《阿毗達磨》說,只有一種意識與痛苦相隨,

同樣的,也只有一種意識與快樂相隨。

此兩種皆同苦受有關。在 89 種意識之中;

其它 85 種或是樂,或為無記享受。

 

在這裡,我們必須明白,涅槃之樂不與任何感受相連。

雖然涅槃的喜悅至高無上(Nibbanam-paramam-sukham)

但是,它是一種從痛苦中解脫的快樂,而不是任何物質享受。

 

以受為緣,貪欲(tanha)生起。

在緣起法門中,它同無明一道,

是兩個尤為重要因素。

執著,渴望,貪圖是此巴利語的另外幾種譯法。

 

貪欲有三,

即:貪求感官享受(kamatanha)

貪求與永恆相關的物質享受(bhavatanha)

也就是享受欲樂,認為它是永不消失的;

貪求與斷滅相關的享受(vibhavatanha)

也就是享受物欲,認為人死之後一切不復存在。

最後一種為唯物主義觀點。

 

對永恆存在的貪求(bhavatanha),

以及對不復存在的貪求(vibhavatanha)

被分別解釋為對色界和無色界的貪著。

一般來說,這兩個用語被詮譯成對生或無生的貪著。

 

與六塵,如色、聲等相應,就有六種貪欲。

當它們被認為有內外之分時,則有 12 種形式。

當從過去、現在、未來的角度來看,它們有 36 種。

當它們與前面所說的三種形式的貪相乘,則成為 108 種。

 

對於世俗之人來說,執著於物欲享受是很自然的。

戰勝感官慾望十分不易

 

在生命的輪回之中,力量最為強大的因素是無明和貪欲

它們是緣起法門中兩個主要因素。

正如所看到的一樣,無明為緣起現在的過去因;

貪欲為緣起未來的現在因

 

以貪欲為緣,生起取(upadana),這是強化了的貪。

(tanha)如在黑暗中摸索著偷竊某物,

而取(upadana)則好似確實偷取到某物。

貪求和邪見引發了執取,

使我或我所等錯誤觀點得以產生。

 

執取有四,即:肉慾,邪見,執迷於祈祀,或靈魂

 

最後兩種也被稱為不正見。

 

以貪為緣,生起有(bhava)

它構成業有(kammabhava)的善惡行為

--積極遷流過程(即生存的不同界道(upapattibhava))

和消極遷流過程。

行和業有之間有著微妙的不同點在於,

前者涉及的是過去生,而後者涉及的是現在生。

二者皆意為業力的活動。

只有業有構造了未來生

以有為緣,生起未來生命(jati)

 

嚴格來講,

生是心理和物理現象(khandhanam Patubhavo)的生起。

老死(jaramarana)是生命不可回避的結果。

 

以因為緣,而產生結果,

那麼,如果因斷則果定滅無疑。

十二因緣的逆轉法門將會清楚地說明這個問題。

只有在或者通過心理和物理構成的肉體,

即六根之器,老死才能成為可能。

 

一定要待這樣的機械體生起後,才能有生。

但是,生是貪愛執取過去業或行為的必然結果。

當感受產生時,這樣的渴望也就出現了。

感受是感官和根塵相觸之後而產生的。

 

因此,

它的產生就必須具備有不可獨立於心色二法的六根。

由於對事物的無知,不明道理,

在業力的牽引下,心法與再生意識同時產生。

 

整個形式過程可以被總結如下:

以無明為緣,生起業行。

以業行為緣,生起再生意識。

以再生意識為緣,生起名色。

以名色為緣,生起六入。

以六入為緣,生起觸。

以觸為緣,生起受。

以受為緣,生起愛。

以愛為緣,生起取。

以取為緣,生起有(kammabhava)

以有為緣,生起生。

以生為緣,生起老死,憂,悲,苦,惱,絕望等。

如此,則痛苦產生。

 

無明的徹底斷除,導致業行的終止。

業行的徹底斷除,導致再生意識的終止。

再生意識的徹底斷除,導致名色的終止。

名色的徹底斷除,導致六入的終止。

六入的徹底斷除,導致觸的終止。

觸的徹底斷除,導致受的終止。

受的徹底斷除,導致愛的終止。

愛的徹底斷除,導致取的終止。

取的徹底斷除,導致有的終止

有的徹底斷除,導致生的終止。

生的徹底斷除,導致老死,憂,悲,苦,惱,絕望等的終止。

 

如此,整個痛苦之果聚完全了結。

十二因緣之第一二因緣與過去相關,

中間八個與現在有關,最後兩個與未來相關

 

其中,善惡之行(samkhara)和有(bhava)被認為是業;

無明(avijja)、貪欲(tanha)和取 (upadana) 被認 (kilesa)

(patisandhivinnana) ,名 (namarupa)

六入(salayatana),觸(phassa),受(vedana)

(jati),老死(jaramarana)被認為是果(vipaka)

 

因此,無明,行,愛,取和業是過去五因

生起現在五果(phala),即再生意識,名色,六入,觸,受。

同樣地,現在的愛,取,業,無明和行生起未來的以上五果。

 

如是,因果無休無止地延續。這一過程的起始無可知曉,

因為人們無法想象出此生命之流什麼時候染上無明煩惱。

但是,當智慧代替了無明,生命證得涅槃之境,則輪回終結。

 

「此無明使人們沈輪於恐懼的無數生死輪回之中,時此時彼。」

「但是,覺悟之人不再有未來生。」(8)

 

【注】

 (1)見《阿毗達磨手冊》。那爛陀長老,360 頁。

(2)《經集》。V.730

(3) 14 頁。

(4)佛陀在《增支部》中說「此意識具遷流性。

pabhassaram-idamittam)。第

10 頁。根據註疏的是再生意識。

(5)在結果有依的情況下,(ahetuka-vipaka)。

(6)在結果有依的情況下,(sahetuke-vipaka)。

(7)《相應部》。第二品,第 70 頁;英譯《相應部》,

第二品,第 50 頁。

(8)《佛陀的教誨》,查姆斯,729730

 

 

 

願我此功德   導向諸漏盡

願我此功德   為證涅槃緣

我此功德分   迴向諸有情

願彼等一切   同得功德分

 

03.PNG

 

資料來源:微信「清心見聞」公眾號-經同意轉貼註明出處。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佛陀 佛法 輪迴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正念慈心療癒空間 的頭像
    正念慈心療癒空間

    正念慈心自然療癒空間

    正念慈心療癒空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