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受蘊(vedanā)是什麼?

 

什麼叫受?

因為能感覺或體驗故所以叫受(感受目標)。

清淨道論說:

「一切有覺受相的總括為受蘊」,

有覺受相的即為「受」,

所謂:「朋友,覺受覺受,故名為受」。

 

《巴漢詞典》

Vedanā, 【陰】 受,痛苦,感覺。

~kkhandha, 【陽】 受蘊

 

受的第一層含義也是「知」(感知),

但是這個「知」

並不是認知或通過知識或智慧而認識,

它是用身體親身體驗的意思,

所以叫感受。

受也叫覺,覺跟感受是同義詞。

 

經云:諸覺相是受受陰。

何所覺? 覺苦.覺樂.覺不苦不樂。

是故名覺相是受受陰。

復以此受受陰是無常.苦.變易。

 ——雜阿含經46經三世陰世食經

 

 

感受只代表痛苦嗎?

 

很有意思的是增一阿含經

使用「痛」字來表達受,

這是增一阿含經跟其他三部不同的翻譯,

其實巴利文中受vedanā這個詞彙中

也有也有痛苦的含義。

據說梵文和耆那教的文獻里

所謂感受只是代表純粹的痛苦或苦受而已,

也許增一阿含經很可能想表達這種含義,

所以特意用痛字來表達這種感受不得而知。

如果真是這樣的話,

增一阿含經的這種翻譯

就是受印度教或其他宗教影響的例證。

 

經云:

彼云何名為痛陰?

所謂苦痛.樂痛.不苦不樂痛。

是謂名為痛陰。

 ——增一阿含經322經

 

當然按照其他經典受有三種,

不僅包含苦受還有樂受和不苦不樂受

都包含在一起解釋。

特別是這三種受當中,

當一種感受存在的時候

另外兩種感受是不能同時存在,

而且三者當中只有一種是始終存在的,

這是感受生起的原則。

 

 

受的重要性

 

據說世界上沒有一個宗教

像佛教一樣強調受的重要性。

佛教為什麼如此強調受的重要性呢?

因為受蘊是能感受苦界里的各種感受,

它是在輪回當中眾生享受和渴望樂趣的根本。

因此十二因緣法有「緣受有愛」這樣的說法,

也就是說因為感受故才生起渴愛,

感受是生起渴愛的根本原因。

假如沒有這種享受的渴望,

那麼輪回當中誰都不能感受到幸福,

同樣也不能感受到痛苦。

這就是經典告訴我們苦滅的道理,

受滅則苦滅那就是意味著解脫。

 

經云:有三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

觀於樂受,為斷樂受貪使故,

於我所修梵行,斷苦受瞋恚使故,

於我所修梵行,斷不苦不樂受痴使故,

於我所修梵行。——雜阿含468經三受經

 

 

受的種類

 

從分類的角度來說,

其實這三種分類是比較籠統的分類,

這只是經藏的教法。

跟經藏不同阿毗達摩論藏

是把受分成五種來說明。

即樂受、苦受、喜受、憂受、捨受五種。

論藏為什麼有這種分類呢?

因為從功能或根(indriya)的角度來說,

身受和心受是完全不同的感受。

其中樂受和苦受屬於身受,

喜、憂、捨三種是屬於心受。

不管是三種分類還是五種分類

不同種類的感受是不能同時存在的,

這是心法生起的原則。

因為心的一個剎那心只能擁有一個對象,

不能同時擁有兩個對象。

也就是說當心生起來的時候,

心的一個瞬間身體的苦受和

精神上的苦受(domanassa 不滿意)

是不能同時存在。

這樣把感受分身受和心受的時候,

從身受和心受之間不苦不樂受是不存在的。

因為不苦不樂受是不是偏向兩種的中間狀態。

所以必須是身受和心受中的某一個,

所以從心受來說捨受來替代這種感受,

所謂捨受就是一種不是喜受,

也不是憂受的平談的心受。

這是論藏把感受分五種類的原因。

 

 

清淨道論對各種受的定義

 

此中,

「樂」(受)──

有享受可意的可觸的(境)的特相;

有使相應的(心,心所法)增長的作用(味);

以身受樂為現狀(現起);

以身根為近因(足處)。

「苦」(受)──

有受不可意的可觸的(境)的特相;

有使相應的(心,心所法)的消沈的作用;

以身的苦惱為現狀;以身根為近因。

「喜」(受)──有享受可意的所緣的特相;

有以各種方法受用可意的行相的作用;

以心的愉快為現狀;以輕安為近因。

「憂」(受)──有受不可意的所緣的特相;

有以各種方法受用不可意的行相的作用;

以心的苦惱為現狀;只以心所依處為近因。

「捨」(受)──有中(不苦不樂)受的特相;

有使相應的(心、心所法)

不增長不消沈的作用;

以寂靜的狀態為現狀;以離喜之心為近因。

 

 

一切諸受悉皆是苦 

 

可以分很多種,

比如二受、三受、六受、

十八受、三十六受、百八受等等。

不管受有多少種佛陀說:

「一切諸受悉皆是苦」這是什麼意思呢? 

佛告阿難:我以一切行無常故。

一切行變易法故。說諸所有受悉皆是苦。

又復。阿難。我以諸行漸次寂滅故說。

以諸行漸次止息故說。一切諸受悉皆是苦。

——雜阿含經474經止息經 

 

一切都是為了讓我們逐漸地達到涅槃,

所以佛陀給我們演示了很多的法。

比如初禪、二禪乃至滅盡定

都只是不同的感受,

這些並不都是真正的快樂。

因為這些都只是無常變化的東西,

不值得執著,

唯有解脫或涅槃才真正的快樂,

佛陀告訴我們應該為達到這個目的而禪修。

 

 

阿毗達摩概要精解解釋的受

 

受(vedanā):

受是感受及體驗目標的心所。

巴利文vedanā並不是指感情

感情是涉及許多不同心所的複雜現象),

而是純粹對某種體驗的感受;

此感受可以是樂、苦、或捨。

受的特相是「被感受」;

作用是「體驗」或享用可喜所緣的可喜之處;

現起是令相應名法愉悅;

近因是輕安。

[38]其他心所只是間接地體驗目標(所緣),

但受則直接與完全地體驗它。

   ——阿毗達摩概要精解第二章

 

 

受蘊

 

因為感受故所以叫受蘊。

受有能感受或體驗對象之味的功能。

這裡只是感受或體驗對象的味的作用而已。

即感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三種感受,

這種感受叫味。

能感受和體驗這種味道就是受的特相和作用。

在這裡要注意,

對象和對象的味並不是分兩種,

也就是說對象本身就是味,兩者是一體。

凡所有觸等心所獲取對象的時候,

受也同時感受和體驗這種對象之味,

所以觸等心所和受是擁有同一個對象。

如果不分對象和對象之味,

那麼會有人提出這樣的疑問:

觸心所等也不是按照自己的功能

與對象相接觸的時候有感知的功能嗎?

這樣觸也是不是能感受和體驗對象?

答案是觸心所也有感受的功能,

不過並不像受那樣

把對象擁有己有非常滿足地享受。

觸等心所與對象相碰觸的時候,

它只感受到一部分而已。

比如皇宮里負責上菜的大臣,

為了檢查每一個菜品有沒有放毒,

所以需要親自品嘗每一口菜品,

確認無誤之後才能供給皇上使用,

然後皇上盡情享用。

觸心所就像廚師長一樣,

只是品嘗一口而已,

受就像皇上一樣盡情享受所有的菜品,

完全享受對象的味。

包括想心所也有認知的功能,

但它也只是感受一部分而已。

——迦那卡比旺薩西亞多開示

 

 

與受有關的幾篇經文

 

云何受受陰?謂六受身。

何等為六。謂眼觸生受。

耳.鼻.舌.身.意觸生受。

是名受受陰?

復次。彼受受陰無常.苦.變易之法。

乃至滅盡.涅槃。

——雜阿含經61經分別經

 

二受︰身與心之感受。

三受︰處於(樂、苦、捨)。

五受︰處於根,樂(、苦、悅、憂、捨)根。

六受︰處於門,眼見色等所生。

十八受︰處於近伺(察),

眼見色生悅等,近伺(察)色。

三十六受︰六種在家生活有關之悅受,

六種出離之悅受;

六種在家生活有關之憂受,

六種出離之憂受;

六種在家生活有關之捨受,

六種出離之捨受。

百八受︰過去三十六受,

未來三十六受,現在三十六受。

  ——M.A.59./III,114.

 

 

佛告優陀夷:我有時說一受。

或時說二受。

或說三.四.五.六.十八.三十六。

乃至百八受。或時說無量受。

云何我說一受?如說所有受。

皆悉是苦。是名我說一受。

云何說二受?說身受.心受。

是名二受。

云何三受?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

云何四受?謂欲界系受.

色界系受.無色界系受。及不系受。

云何說五受?

謂樂根.喜根.苦根.憂根.捨根。

是名說五受。

云何說六受?

謂眼觸生受。耳.鼻.舌.身.意觸生受。

云何說十八受?

謂隨六喜行.隨六憂行.隨六捨行受。

是名說十八受。

云何三十六受?

依六貪著喜.依六離貪著喜.

依六貪著憂.依六離貪著憂.

依六貪著捨.依六離貪著捨。

是名說三十六受。

云何說百八受?謂三十六受。

過去三十六.未來三十六.

現在三十六。是名說百八受。

云何說無量受?如說此受彼受等。

比如是無量名說。是名說無量受。

優陀夷。我如是種種說受如實義。

世間不解。故而共諍論。共相違反。

終竟不得我法.律中真實之義以自止息。

優陀夷。若於我此所說種種受義。

如實解知者。不起諍論.共相違反。

起.未起諍能以法.律止令休息。

——雜阿含經485經優陀夷經

 

WechatIMG7

 

想蘊(saññā)是什麼?

 

《巴漢詞典》

Saññā, (sa一起+ ñā(梵jñā)知),

【陰】感覺(sense),知覺(perception),

標誌(mark),命名(name),承認(recognition),

作手勢(gesture),想(直譯:一起知,perception)。

巴利語字彙

sañña: 想、再次認知。

 

因為能知覺故所以叫想,

想有認知、記憶、知覺的功能。

認知什麼?認知青、黃、白、黑等。

所以經曰:云何名為想?

所謂想者。想亦是知。

知青.黃.白.黑.知苦樂。

故名為知。

  ——增一阿含經322經

 

青、黃、白、黑等顏色的覺知,

只是眼門的認知,

還有通過耳、鼻、舌、身、意

而生起的想蘊的認知功能,

所以包括對聲音、香、味道、身觸、

甚至是心裡的影像都是想蘊的認知方式。

所以經典以六想身來解釋想蘊,

也就是想有六種。

這些六想的覺知對象我們稱它為六相。

即形相、聲相、香相、味相、觸相、意相

(心裡的影像),

這些都是想蘊記錄和記憶的對象。

 

想蘊最大的特點就是記憶或回憶

清淨道論是使用了想念這個詞彙說:

「一切有想念相的總括為想蘊」,

這裡亦以想念相即為「想」,

所謂 :「朋友,想念想念,故名為想」

 

想蘊,巴利文叫saññā 它的詞源

有「一起知覺」的含義。

就像看到A1之後再看到類似的A2

就認為都是差不多的A來認知。

《巴利語字彙》還解釋為「再次認知」,

就像木工根據以前的標記來組裝傢具一樣

「再次去認知」或「這個就是它」的認知方式

就是想蘊的認知功能。

這是一種很籠統的認知方式,

因為凡任何相似的模樣

或感覺都歸類於同一種類來認識。

它是一種最原始最簡單的認知方式,

所以很容易被各種表面的相所欺騙,

就像小鹿看到稻草人認為是人一樣。

 

經云:

諸比丘!你們如何說‘想’(sañña)?

‘認知’(sañjānāti),諸比丘!

由於它,它被叫做想(saññā)。

何者是認知?也認知藍(青)色,

也認知黃色,也認知紅色,也認知白色。

‘認知’,諸比丘!由於它,它被叫做‘想’。

 ——相應部第22相應79經(S.22.79)

 

想蘊的作用是製造概念,

企圖以相來獲取對象然後製造各種名稱

這就是想蘊的作用。

當沒有智慧的時候想蘊是製造煩惱的機器,

大部分的煩惱直接與想蘊有關聯。

 

 

想的種類

 

經云:

云何想受陰?謂六想身。何等為六。

謂眼觸生想。乃至意觸生想。

是名想受陰。復次。

彼想受陰無常.苦.變易之法。

乃至滅盡.涅槃。

——雜阿含經61經分別經

 

想的種類很多種,

根據經典的敘述一般有六種,

即通過眼、耳、鼻、舌、身、意觸

而生起的想就是六想身。

清淨道論告訴我們識,

不能離開想而認知對象,

所以識有多少種想也有多少種。

根據阿毗達摩論藏識還可以分為89種或121種

(從認知對象的角度只有一種)。

所以雜阿含經46經也把想蘊分類成很多種。

 

經云:

諸想是想受陰。何所想?

少想、多想、無量想、都無所有、

作無所有想,是故名想受陰。

復以此想受陰是無常.苦.變易法。

 ——雜阿含經46經三世陰世食經

 

少想、多想、無量想、都無所有、

作無所有想等這些想蘊的種類,

說明不同世界的不同眾生有不同的想蘊,

也就是三界31地各地眾生的想蘊是不同的。

比如欲界六天的想念各自不同,

色界十六天和無色界四天的眾生

的想念亦各自不同。

所以釋提桓因問佛陀

「天、人之類有何想念?」

佛陀回答:「此世界若干種。

各各殊異。根原不同。」

意思是說此世界的有情眾生,

有若干種其想念各自不同,

生起的根源也不同。

 

 

三世共會

 

增一阿含經322經對想蘊,

還有一個很特別的解釋。

    經云:彼云何名想陰?

所謂三世共會。是謂名為想陰。

因為想蘊不僅記錄當下的相,

還可以回憶過去,又能幻想未來。

想蘊可以把三世共聚在這裡,

所以增一阿含經把想蘊描述為

「三世共會名想陰」,可謂很有趣的描述。

到底佛陀有沒有這樣解釋我們不得而知,

不過這種解釋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不管怎樣把想蘊記憶功能來理解是準確無誤的。

 

 

 想蘊

 

知道對象是褐色、金色等通過區別和記錄

而知道的功能是想蘊的功能。

想蘊有這種記錄和認知的功能。

知道這是褐色、金色,

也知道長和短,酸和甜等味道。

它就像孩子的記憶一樣只是單純的記憶功能,

並不像為什麼是褐色?如何變成褐色?

等通過調查和研究而得知的功能。

它是依靠以前的記憶然後後來才重復認知的功能。

根據曾經記錄的相,

然後確定「那個就是它」的記憶。

所以巴利文Sañña 的詞義,

有知覺、標記、再次認知等含義。

比如木工做門的時候,

把拉手的位置用鉛筆標記,

為這是上面的、這是下面的、或左或右等。

等以後組裝的時候,

他根據以前的記錄或標記知道,

這是上、這是下、這是左、這是右等。

這種依靠以前的記錄而得知的功能,

就是想蘊的功能。

 ——迦那卡比旺薩西亞多(緬甸)開示

 

 

阿毗達摩概要精解解釋的想蘊

 

想(saññā):

想的特相是體會目標的品質;

作用是對它作個印記,

以便再次體會相同的目標時,

能夠知道「這是一樣的」,

或者其作用是認出以前已體會過的目標;

現起是通過以前已領會過的表徵分析目標(abhinivesa);

近因是所出現的目標。

它的程序可比喻為木匠,

通過自己在各種木材上所作的記號,

而認出它們的種類。

 

 

清淨道論所解釋的想蘊

 

想蘊

現在再說[254]71 :

「一切有想念相的總括為想蘊」,

這裡亦以想念相即為「想」,

所謂[255]72 :「朋友,想念想念,故名為想」。

此想念的自性及想念相雖為一種,

然依類別則有三:即善、不善、及無記。

此中,與善識相應的(想)為善,

與不善識相應的想為不善,

與無記識相應的想為無記。

沒有任何識是不與想相應的,

所以那識的區別便是想的區別。

此想與識雖以同樣的區別,

然而就相等來說,

則一切想都自有想念的特相;

有給以再起想念之緣的相說「這就是它」的作用,

如木匠等(想起)木料等;

依所取之相而住著於心為現狀,

如盲人見象相似[256]73 ;

以現前之境為近因,

如小鹿看見草人而起「是人」之想相似。

這是詳論想蘊門。

 

願我此功德   導向諸漏盡

願我此功德   為證涅槃緣

我此功德分   迴向諸有情

願彼等一切   同得功德分

03.PNG

資料來源:微信「阿含筆記」公眾號-經同意轉貼並註明出處。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正念慈心療癒空間 的頭像
    正念慈心療癒空間

    正念慈心自然療癒空間

    正念慈心療癒空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