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十二因緣 | 無明緣行

對大多數人來說,感官欲樂(五欲)是幸福的根源,涅槃是名色的止息,不是他們所希求的,並且通往涅槃的道路似乎是那麼艱巨困難。因而,人們通過身語意業三行尋求方法滿足他們的慾望。有些身語意業是符合道德的,而有些則可能是不誠實的。善人為他們的來生的福祉修習佈施、持戒和禪修,而另外一些人則採用欺詐和明搶的手段獲得財富。

業的同義詞是行saṅkhārā)。行分為三種:身行、語行和意行。行以動機(cetanā起心動念的心意、思)為前導,動機的功能是構思、敦促或激勵。因而,它是所有善行或不善行的基礎,如佈施或殺生。禪修者通過觀照體驗了知動機的自然屬性。

行還可分為另外的三種:帶來有利果報的業(puññābhisaṅkhārā 福行)、帶來不利果報的業(apuññābhisaṅkhārā非福行)、不動業(āneñjābhisaṅkhārā不動行)導向無色界定(字面意思是不動的禪定)。色界定和具有欲界業果的所有善行都歸為福行,福(Puñña)的字面意思是清潔和淨化的東西,就像用肥皂水清洗掉身體上的污垢一樣,我們必須通過佈施、持戒、禪修清除我們自己業的污點。這些善行有助於今生來世的安康幸福。

福的另外一個意思是有能力達成做福德者的願望。善行有助於完成各種各樣的願望,比如,健康、長壽、財富等等。如果行善行發願證悟涅槃,它就會導向一個有助於涅槃的人生,否則,它可能只是確保直到最後一生的幸福安康。行作(Abhisaṅkhāra)就是為了自己的福祉努力去做些什麼,所做的會有善果或不善果,而福行是具有有利業果的善行。欲界有八種善行,色界有五種善行,所有這些歸納起來為三種:佈施、持戒、禪修。

帶著善心,愉快地行佈施供養,會善果累累。因此,佈施主應佈施前喜樂、佈施中喜樂、佈施後喜樂,這種佈施可以說福報功德很大。佈施主也可以中性的捨心來佈施,如果心是清明的,佈施就有很高的業能。

基於相信業力法則的任何佈施行為是理性的,其果報是沒有貪、嗔、痴傾向的結生。如果佈施時沒有確認佈施的功德價值,那麼它是善的,但是缺乏才智。因而它將導致來生沒有顯著的聰明才智,也許會有很好的日常生活,但智力不足以獲得道果涅槃。

一個人行善行也許是自發而做的,不是經由他人敦促而做的,另外的一個人只有在別人的敦促下才做,這兩種善行,前者的果報比後者的大。我們將四種善行乘以自發和非自發這兩種屬性,就得到欲界的八種善心。無論何時我們做一件善事,我們都是由這八種善心中的一種所推動而做的。當我們禪修練習時,我們也得從這八種善心開始。

如果是修奢摩他(止禪),當定力良好發展後你就能獲得色界禪那(rūpāvacara-jhāna)。禪那就是心完全專注於一個禪修所緣上。止禪禪那是純寂止定,禪那的定就象在平靜的空氣中燃燒的火焰。根據三藏經典,色界禪那分成四種;根據阿毗達摩分類則有五種。有五種色界善心(rūpakusala-citta)伴隨著五種禪那,只有通過修習導向禪那的止才可獲得。善業包括了八種欲界善心和五種禪那心。

 

不善業

 

不善業是善業的反面。這些不善業行導致落入四惡道,或者不幸的人生,如醜陋、多病等等。不善心有十二種:八種源於貪,兩種源於嗔,兩種源於痴

那些源於貪的不善心也許與邪見相伴或者沒有與邪見相伴,它們也許是快樂的或者中性的,它們也許自發的或非自發的。這三種因素組合起來共有八種源於貪心的不善心。每個基於貪的不善業都是由這八種不善心其中的一種推動的。

基於嗔的不善心有兩種:非自發的和自發的。它的來源是生氣、沮喪、害怕和厭惡

懷疑和掉舉是兩種基於痴的不善心

懷疑是指懷疑佛、法、僧、戒、禪定、來生等等。

掉舉是指心走神、分心 除非經過禪修訓練,心很少寧靜過,總是走神。

事實上,不像其他十一種不善心,掉舉不會導致落入四惡道。但是即使再生到善道,這些不善業通常帶來不善果報,如多病。這十二種不善業統稱為「非福行」

無論哪裡人們都希望獲得幸福,因而他們努力奮鬥,以獲得今生來世的興旺。然而,他們通常是以貪心和嗔心作為動機來推動他們的活動。基於善心來尋求幸福的只限於那些有明智的善知識相伴的人、聽過善知識的教導的人和能夠理性思考的人

有些人誤入迷途,被他們的自私老師所誤導。在佛陀時代,一位居士侮辱有德行的僧眾。他命終後變成餓鬼,就居住在他曾經供養給僧團的那所寺院的公共廁所里。當目犍連尊者以天眼看見他時,他將他所造的惡行告訴尊者。這是多麼可怕的命運!一個人曾為了來生的幸福供養了僧團,然而卻被他的老師誤導而落入惡道。這表明我們要尋找的善伴侶不僅僅是擁有淵博的知識,而且要有誠實的品質。

有德行的人的標誌是戒除了會傷害他人的身語意行為。總是親近善知識或者賢德的比丘的人,有機會聆聽真正的佛法。如果他們明智地思惟,他們的如理作意會導向身語意善業。相反地,墮落的老師或朋友,虛偽的教導和不正確的想法會導致道德的災難。有些人先前還有無可挑剔的純淨的品質,後來被墮落的思想腐化了。他們被宣判偷盜或挪用他款等罪,他們先前的好名聲不可輓回地被毀壞了。所有這些痛苦的根源是他們對幸福的顛倒認知。與他們的期望相反,當他們發現他們身陷困境時,往往為時已晚。有些惡行不會馬上產生業報,但是時機一成熟就會結苦果。如果造惡者今生沒有受到應得的懲罰,那麼來生就會補上。像這位佈施者的命運一樣,由於他的惡語變成餓鬼,那位誤導他的老師死後遭遇更慘,他所居之地是在他以前學生的下面,以他學生的排泄物為生。他的惡行的業報太可怕了,他為他自己謀事,但適得其反,他不得不承受很多苦。

有些本地人為了豐收、健康或平安殺動物祭拜天神,這些原始的信仰在有些鄉鎮依然盛行。有些人崇拜最主要的護法神,好像他就是佛陀那樣。另外一些人在宗教佈施活動上,殺動物作為食物來施與來客,甚至一些無知的佛教徒也對這種做法不能確定。無論佈施主的目標是什麼,殺生會帶來惡報,它是不善行,儘管殺生者以為是善。

善行的標誌是道德上的純淨性。殺生或傷害有情眾生的行為無論如何都不會在道德上是純淨的。被害者僅僅因為它們無法避開而面臨死亡或忍受虐待,但是如有可能它們必定會反擊。受害者經常祈禱復仇,因此殺生者將在來生遭受被殺的果報,或者不得不承受其他應得的報應以償還他的惡行。在佛經里可以找到很多殺生帶來的果報的例子。

有些人渴望人界或天界的生活,他們全心奉獻給佈施、持戒、禪修。他們的善行帶來來生的安康幸福,因此他們的願望得以兌現。然而,每一種生命形態都不能脫離老和死,人類的生命還伴隨著身體的病苦和心靈上種種苦。有些人渴愛梵天的生活而修習禪定,他們也許可以如梵天那樣幸福地生活數劫,但當他們的壽盡時他們還將再生為人或天神,如果他們有做任何不善行他們還會落入惡道。因此,即使是梵天生活的壯觀也不過是海市蜃樓的錯覺。

對幸福存有錯覺不僅僅限於普通人。錯覺(vipallāsa顛倒)和無明(avijjā)使得痛苦看起來像幸福,在聖道的前兩個階段還殘留著這些錯覺和無明,甚至在不還果仍然錯誤地把色界和無色界當作是極樂地。因此,善行是在聖道上前三個階段聖者們的目標。然而,普通人被所有四種顛倒見所欺騙,因而他們把無常當作常,把苦當作幸福,把無我當作我,把不快樂當作快樂。由於錯覺和無明,每一個身語意行導向善業或不善業。只有當動機帶著信、精進、正念等時,善業生起,除了這個,心就傾向於造不善業。

 

拒絕為善便是惡業

 

有些人錯誤地理解阿羅漢對業的超越(不再造業感果),而說我們應該避免行善行。對於一個普通人來說,拒絕造善業就意味著不善業的湧現,就好像一個城市有德行的人離去了只剩下愚人和流氓一樣,或者有用的樹木被移走只剩下無用的雜草野生一樣。拒絕行善行的人必定會去行不善行,那將會引導他落到惡道,到了惡道就難以返回人道。由於無明的滅盡,阿羅漢的行為不產生業,所以阿羅漢沒有造善業。阿羅漢們尊敬長者、教導佛法、救濟貧苦、幫助他人等。然而,由於他們完全領悟了四聖諦和完全根除了無明,他們的行為不再造業感果,所以阿羅漢們不再產生善業,但他們不是避開行善。

一個普通人不喜歡行善行是由於無明和邪見,這只會增長他的不善業。事實上,如果一個人缺乏行善的願望,這就是極端無明的標誌,這使得道果涅槃離他非常遙遠。當無明在內心失去立足處,他就只傾向於行善行。一位初果聖者比一位普通人更有興趣行善行,而那些在更高聖道上的聖者們則更希望放下與聖道不相關的事而花更多時間投入到禪修上來。因此,不要把善行和不善行混淆而刻意避免善行。基於無明的每一個行為就意味著造作善業或不善業。沒有善業,那麼所做全是不善業。

 

無明和錯覺(顛倒認知)

 

真理和謬誤是相互排斥的,如果你不相信真理,你就接受了謬誤,或者相反。那些不知道四聖諦的人錯誤地理解苦,不知苦偽裝成幸福在欺騙壓迫他們。貪愛在得到滿足時會帶來些許的快樂,除了這點外,欲界的一切都是苦。所有的感官所緣都有不斷變化和不可靠的共性,然而在愚痴的人看來它們是值得嚮往和令人愉悅的。人們思戀過往的幸福和展望未來的快樂。由於他們的誤解(顛倒認識),他們渴望得到認為能給他們帶來愉快和滿足的東西,這就是他們的苦因,但他們沒有體認到這一點。相反,他們認為他們的幸福有賴於達成他們的願望,因此在他們看來追求快樂沒有什麼不好。遺憾的是,滅諦和道諦對大多數人來說很陌生。有些人是從別人那裡學來的或者只是理智上接受了,他們並不真正領悟真理,他們不關心涅槃或滅苦之道,還認為修行充滿了艱難困苦。

希望獲得幸福是人們行為的動機。在身、語、意三方面的行動稱為業(kamma)或行(saṅkhārā)。我已經提到過上述三種行。兩類善業構成第一種:也就是欲界的八種善業和色界的五種善業。我們也提到過兩種善業或善心:一種帶著智慧(無痴心所)的善業或善心,另外一種不帶智慧的善業或善心。在內觀禪修中,如果禪修者通過觀照,漸漸能覺知到名色的實相,那麼你的心就是有智慧的。如果你只是背誦巴利文經典,膚淺地觀照,這就沒有智慧。至於說持戒,如果結合了業力法則,那麼就會有智慧地領會持戒的價值,否則,就沒有智慧。

有些人說一個帶有智慧(無痴)的佈施行為必須包含對佈施者、受施者、佈施過程的無常、苦、無我的觀想(思惟)。這個觀點是基於《勝義說》(Aṭṭhasālinī)(《阿毗達摩》的一注釋書),那裡提到過佈施後觀想無常。然而,它是指佈施後觀想,不是佈施前或佈施中。此外,觀想的原因不是使得佈施行為有智慧,而是在內觀禪修時造善業。如果有智慧的佈施意味著以觀照為先決條件,那麼所有非佛教徒的佈施就得劃分為沒有智慧的佈施,這樣劃分是荒謬的。數次提及菩薩佈施也沒有提到觀想,佛陀也沒有強調觀想作為佈施的先決條件。經典里只提到佈施的業能(果報)大小取決於受施者的心靈成熟度(修行程度)。這是我們佈施時供考慮的唯一教導。如果佈施者和接受者都看作僅僅是名法色法而是無常的,那麼佈施者和接受者站在同等水平線上,那麼,佈施的行為就缺乏推動力和無太多業能(果報)。事實上,佈施的目的不是為了修觀禪,而是佈施者積累功德。因此,佛陀指出受者能夠使得佈施獲得巨大利益,他強調正思惟的重要性(也就是相信業力法則)。

維沙卡,一位有名的女居士,她曾經請求佛陀允許她終生為僧團做八種供養:1)出家人(比丘和沙彌)的浴袍,2)來訪出家人的食物,3)行腳出家人的食物,4)生病的出家人的食物,5)探訪生病出家人的出家人的食物,6)生病出家人的藥物,7)供給僧團米粥 8)尼眾的浴袍。佛陀問維沙卡供養這些資具後希望獲得什麼樣的利益。維沙卡作了如下內容的回答:「雨季結夏安居結束後,全國各地的出家人會來拜訪佛陀。」 他們會告訴佛陀某些出家人已經死亡,並問佛陀這些死亡者再生何處和他們修行達到了哪個階段。佛陀將會把這些死亡者所獲得的修行程度透露出來。那時我將接近這些來訪的出家人,問他們已故的亡友是否曾經到過舍衛城。如果他們說到過,我就知道這位已故的聖者曾經用過我所供養的物品。每當我回憶起我所做的善業,快樂就會充滿我的內心,它就有助於我內心的平和、輕安和修行進步。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個例子中,不是觀想已故出家人的無常,而是觀想他們修行所達的程度。要點在於觀想可導致心喜和自我提升。因此,佈施中最合適的觀想的對象是接受者的聖潔的品質。比如,在佛堂供奉鮮花時,我們思惟佛陀偉大的功德;當我們供養食物給一位出家人時可以思惟他的聖潔的出家生活等等。

教導或聆聽佛法是善業,如果理解了佛法,它還是一件帶著智慧(無痴心所)的善業。每一項基於信仰業力法則的善行都是有智慧的善業。如果不是,善行只是善行但沒有智慧,比如,當孩子們模仿父母禮拜佛像時,或者人們不相信業力法則時,這些行為是有益、有禮和慈善的行為但並不帶有智慧。

很少有人脫離了我見,我見支配著他們,他們不知道生命現象只是名法色法的過程,沒有一個靈魂或個人存在。那些讀過一些佛教經典的人我見會薄弱一些,但是理論上的知識不能幫助他們完全克服我見。通過觀照名色法的真實屬性,禪修者有了清晰的內觀智慧,他們通常能擺脫我見。但是,如果在他們還沒有獲得道果涅槃前停止了禪修,他們還可能返回到原來的我見。至於說普通人,我見是根深蒂固的,這使得他們認為,無論他們做什麼、感覺什麼或想什麼,有一個「我」或「人」這樣的作者存在。還有,那些相信人死後就完全滅盡、不相信有來生和業報的人持有不善心,這種不善心是基於斷見。

基於嗔的不善心有兩種:自發的和非自發的。生氣、嫉妒、焦慮、憂愁、害怕和憎恨只是許多嗔心中的幾種。

基於痴的不善心包含懷疑和掉舉。懷疑佛陀、涅槃、無我的教義等等稱為「法疑」。 無論何時,心東想西想,漂浮不定,不斷分心,這種心屬於「掉舉」。

因此,不善業包括八種貪因不善心、兩種嗔因不善心和兩種痴因不善心。它的相對面是善業。善業促使心的淨化和導向再生善處,伴隨著善業的果報;不善業染污心並導向再生惡處,伴隨著不善的果報。

人們做些不善行以希望獲得幸福。他們殺生、盜竊、搶劫或為了他們自己的利益做假證明。甚至有人為了達到目地不惜殺害自己的父母,比如,阿闍世王子為了成為國王殺了他父親。他被他的老師提婆達多誤導,得出錯誤的結論認為如果殺了他父親奪取了王位他就能統治得長久些。由於這謀殺長輩的極大罪惡(也是獲得初果位的障道因緣),他心理上充滿了悔恨,身體上遭受痛苦。後來,他也被自己的兒子所殺,再生到地獄,現在還在為他的罪惡承受惡報。

在拘留孫佛時代,一位名叫都思(Dūsī )的惡魔極力損害佛陀和僧團未成,他附體到一個人身上並拿起石頭砸一位佛陀的大弟子,以此可怕的罪惡他立即落入無間地獄,三十一層中最低的那一層地獄。作為一個魔王他統治著別的魔軍,但在無間地獄他俯伏在地獄獄卒的足下。他本希望為他的陰謀的完成而得意,現在他不得不為他所造的不善業受報。這種情形對世界上所有造惡者都一樣。

同樣,正是追求幸福的慾望推動另外兩種行動:善業和不動業。不動業是指無色界的四種善心。「不動」就是捨心或泰然自若。附近有很響的噪音可能會打擾到色界定的禪修者,無色界定的禪修者對此干擾不受影響。根據所緣的不同,無色界定可劃分為四種:

1. 空無邊處

2. 識無邊處

3. 無所有處

4. 非想非非想處

這四種禪定的業導向四種無色界。不善業導向四惡道;善業導向人界、天界和梵天色界。人們為他們的幸福安康造這三種業,作為其結果,識生起。隨著識生起,名色、六處、觸、受等等生起。

 

願我此功德   導向諸漏盡

願我此功德   為證涅槃緣

我此功德分   迴向諸有情

願彼等一切   同得功德分

03.PNG

文章取自 馬哈希尊者-緣起法講記,歡迎大家研讀。

文中重點標示是自己做的筆記,供參考。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正念慈心療癒空間 的頭像
    正念慈心療癒空間

    正念慈心自然療癒空間

    正念慈心療癒空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