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蘊和取

 

 

五蘊也稱它為五取蘊,

 

因為五蘊是心執取的對象

 

所以蘊和取蘊是有區別的。

 

一般五蘊指的是五取蘊,

 

嚴格意義上五蘊指的是出世間的究竟法,

 

而五取蘊指的是世俗的執著對象。

 

為什麼有這種分別呢?

 

因為修習內觀不能以出世間五蘊為對象,

 

必須觀察世間法的五取蘊,

 

然後領悟「無常、苦、無我」而生起厭離心,最終解脫。

 

 

雜阿含經55經告訴我們什麼叫蘊和什麼叫取蘊,

 

我們先看一下經文。

 

 

經云:

 

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陰及受陰。

 

何為陰?

 

若所有諸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

 

若內。若外。若粗.若細。若好.若醜。

 

若遠.若近。彼一切總說色陰。隨諸所有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彼一切總說受.想.行.識陰。是名為陰。

 

云何為受陰?

 

 

若色是有漏.是取。

 

若彼色過去.未來.現在。

 

生貪欲.嗔恚.愚痴及余種種上煩惱心法。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是名受陰。

 

——雜阿含經55經陰經

 

 

 

 

蘊和取的含義

 

 

五蘊當中的蘊是積聚的意思,

 

蘊或陰是聚集的意思,

 

因為它們不是單個

 

而是一大堆堆積在那裡生起來又消滅,

 

所有色法的總稱叫色蘊、所有受、想、行、識蘊。

 

比如色法有很多種,

 

不管是遠的還是近的,

 

內的還是外的,

 

「彼一切色法的總括為色蘊或色陰。」

 

這是蘊的含義。

 

「若色是有漏.是取。」

 

有漏指的是因色法因緣生起的

 

「貪欲.嗔恚.愚痴及余種種上煩惱心法」。

 

因為五蘊是心執取的對象所以叫做取蘊。

 

如果對任何色法生起喜愛之心那就是「取」,

 

這是取的含義。以上是蘊和取蘊的差別。

 

 

 

 

五蘊是什麼?

 

 

 

五蘊指的是

 

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等五種聚集。

 

下面詳細地解釋一下五蘊的各種含義。

 

 

色蘊指的是身體或物質的現象

 

色蘊的主要構成要素是四大,

 

我們通過四大的特性瞭解它的存在。

 

除了四大還有二十四種「四大所造色」,

 

比如眼、耳、鼻、舌、身等。

 

 

受蘊是感受,分身受和心受

 

身受是指麻、脹、痛、癢等身觸現象;

 

心受主要分喜、憂、捨三種感受。

 

 

想蘊是記憶或回憶,

 

能回憶過去或計劃未來都是想蘊的作用。

 

 

行蘊是以動機為首的50種心理現象,

 

它是直接造善惡業的心理活動,所以也叫業。

 

 

識蘊是指認知對象的功能,

 

它跟心、意是同義詞,因為有了心才認識對象。

 

根據阿含經,

 

五蘊可以「觸閡、覺相、想、作相、別知相」來分別。

 

即因為壞滅相或障礙故所以叫色法(觸閡);

 

因為能感受故所以叫受(覺相);

 

因為回憶故所以叫想;

 

因為有所作為故所以叫行(作相);

 

因為認知對象故所以叫識(別知相)。

 

 

角度去看,

 

五蘊還有共同具備的特性,

 

那就是「無常、苦、無我」三種共相

 

不管是從個別的特性還是共同的特性,

 

把這些涵蓋在一起從五蘊的味、患、離

 

或苦、集、滅、道(四聖諦)等

 

這幾個方面去理解,這是經藏的教法。

 

 

 

願我此功德   導向諸漏盡

願我此功德   為證涅槃緣

我此功德分   迴向諸有情

願彼等一切   同得功德分

 

03.PNG

文章來自 阿含筆記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阿含經 五蘊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正念慈心療癒空間 的頭像
    正念慈心療癒空間

    正念慈心自然療癒空間

    正念慈心療癒空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