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第二章 心所和不善心所- 痴   加納卡毘旺薩尊者

 

一、痴

 

兩種痴 

無明(delusion)就是痴

痴有兩種,隨眠的痴(anusaya - moha)

與纏縛【煩惱】的痴(pariyuṭṭ hāna-moha)。

隨眠(Anusaya)意為固有的傾向(inherenttendency)

或潛伏著(lying latent)。

纏縛【煩惱】(Pariyuṭṭ hāna)意為生起。

所以,潛伏在眾生心中的無知稱為隨眠痴(anusaya - moha)。

偶爾與心識一起生起的無知稱為纏縛或生起的痴

(pariyuṭṭ hāna moha)。

 

1.隨眠的痴(Anusaya Moha)

就像有毒的樹會結有毒的果實,在眾生的心相續流中也一樣,

有一種元素(dhātu),會覆蓋住應被瞭解的佛法(Dhamma)。

這種元素稱為隨眠的痴(anusayamoha)。

隨眠痴的覆蔽作用

凡夫(puthujjanas)無 法 徹 知 無 常(anicca) 、

苦(dukkha)和無我(anatta)三法印【的本質】;

他們既無法以全面性地方式理解四聖諦(Four Noble Truths)

也無法瞭解緣起法(Paticcasamuppāda)。

 

凡夫有限的知識無法識別潛在的痴。

現今,縱使人們透過書本學習,

聲稱知道無常、苦、無我等等 ,

這樣的認識仍然是表面的,不是清楚 、透 徹的完全認知 。

甚至當一個人成為須陀洹(Sotāpanna)、

斯陀含(Sakadāgāmi)、阿那含(Anāgāmi)的時候,

隨眠的痴也只是變的越來越弱而已。

只有當一個人成為阿羅漢(Arahantship)時,

隨眠的痴元素(anusaya mohadhātu)才會完全地去除

所以,在成為阿羅漢之前,即使是在做好事或行善的當下,

隨眠的痴還是存在的,它只是安靜地潛藏著。

 

2.纏縛的痴

當痴與心一起生起時,就是不善心現起了

由於纏縛痴的覆蔽作用,

一個人無法瞭解惡行將招致未來可能遭受的惡果

因此,即使是有學問與有德的人也無法警覺到痴的邪惡,

而且當痴生起時也會為惡。

在所有的惡中,這種痴是最邪惡的。

在這世上,所有的邪惡和愚蠢都源於痴,痴是所有惡的主根

 

 

智者難以承受的痴

名為黑瑞塔卡(Haritaca)時的菩薩遁世隱居,

放棄他價值八億的財產,

成為一名隱士並成就卓越的超自然能力,

禪那(jhānas)和神通〔(abhiññās),直接面向究竟法之智〕。

在那時,由於喜馬拉雅山脈豪雨, 

他去了巴拉那西(Bārānasi),住在國王的花園裡。

巴拉那西國王是他的老朋友,

正在累積未來成為阿難尊者(Venerable  Ānanda)的波羅蜜。

所以,國王看到隱士時非常的敬仰,

國王請隱士住在皇室花園並供養四資具,

國王本人則在皇宮供養隱士早餐。

有一次,國內爆發叛亂,國王親自去平息。

軍隊出發之前,

他一次又一次的要求皇后不要忘了照顧隱士。

皇后遵照著旨意。有一天早上,

她以香味水洗澡並穿上漂亮的衣服,

躺在沙發椅上等待隱士的到來。

 

菩薩以神通(abhiññā)通過空間來到皇宮的窗戶。

一聽到隱士長袍的飄動聲,

皇后急忙從沙發椅上起身,

【由於急忙】她的衣服掉了下來。

見到皇后脫去她的衣服,

潛伏在他心相續流中的隨眠的痴(anusaya moha  )現起, 

成為已生起纏縛的痴(pariyuṭṭ hāna moha)的階段。

他心中充了情慾,他握著皇后的手,

就像怪物食人妖(monster ogre)一樣,

犯下了不道德的罪。

 

注意:我們應慎重地考量這個事例中,

經由痴生起的愚昧。

如果隱士心中沒有生起這種痴,

即便國王沒有異議,他也不會犯下這種惡行。

但是,在那當下,由於無明的不可抗力,

隱士無法意識到他行為的惡果,

會遍及今生與來生整個輪回(saṁ sāra),

因而犯下了不道德的罪 。

他一生實修所得的禪那與神通也無法消除痴的盲目,

反而被痴所壓制,禪那與神通也消失了。

但是隱士的波羅蜜已經相當成熟,

他學到了一個慘痛的教訓,

非常後悔自己回報於國王的【惡】行。

隱士再次努力獲得了禪那和神通,

他深思「因為與人住的太接近,我犯了錯」,

並回到喜馬拉雅山。

 

無知並不總是痴

由於痴被解釋為無明,有些人認為,

一個人不知道有學過的主題,

不知道沒有去過的地方,

不記得不熟識的名字等等也叫做痴。

此種無知僅是缺乏知識而已,並非真正的痴

因此, 它不是不善心所,

僅是以前沒有察覺而缺乏認知或想(saññā)

〔體會目標的質量〕而已

甚至阿羅漢也有此種無知,更不用說一般凡夫俗子了。

即使是智慧僅次於佛陀的舍利弗尊者(Venerable Sāriputta),

也不合宜地教過一位年輕比丘習禪。

想想那位比丘正值好色的年齡,

而尊者指示觀想那令人不悅的目標(例如腐爛的屍體),

即不淨觀(asubhakammaṭṭ hāna)。

此禪修業處並不適合他學生的特質 。

雖然學生禪修了四個月,

卻無法獲得最初步的禪相(nimitta),即定的心相。

 

然後他被帶去見佛陀,

佛陀創造了一朵適合他特質的蓮花給他,他很高興 。

當佛陀又示現蓮花漸枯萎時 ,

他感到宗教上的迫切感(saṁ vega) 。

接著佛陀開示,立意使他瞭解無常、苦和無我的本質 ,

他成為一位阿羅漢。

在此請注意佛陀的無限智慧 ,

並請注意即使已免除痴的舍利弗尊者,也有不知道的事。

所以 ,甚至舍利弗尊者也有過超越他智慧範圍內的事。

因此 ,不知道沒學過的事,

以及不知道智者所知的事不是痴。

那僅是他們的知識或學習的弱點。

例如:就以人的情形而言,

一 個人在光天化日之下 ,卻無法看清遠處的目標。

這不是由於障礙物遮住目標使他看不見,

而是由於他的視力微弱。

 

 

粗劣和微細的痴

無法辨別什麼是不善或道德敗壞的行為 ,

與什麼是善或美德的痴 ,是相當粗劣的痴。

使你無法認知名色的無常、苦和無我的本質、

四聖諦和緣起法的痴,

則是相當微細的痴。

那與痴俱生的心稱為「迷惑的心,愚痴的心」,

一個被無明驅使的人有著不同的稱謂,

如「傻瓜、愚人、啞巴、遲鈍、野蠻、愚蠢、沒有用」。

 

「這個世界是一片黑暗的。在這世上,

只有少數人能超凡地認知到。就

像只有少數鳥可脫逃羅網,鮮有人死後而升天。」

(《法句經》v.174)

在此結束有關痴的說明。

 

 

願我此功德   導向諸漏盡

願我此功德   為證涅槃緣

我此功德分   迴向諸有情

願彼等一切   同得功德分

 

阿毗達摩輕鬆談|第二章 心所和不善心所

 

資料來源:微信「原始經典」公眾號-經同意轉貼註明出處。

 

arrow
arrow

    正念慈心療癒空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